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咸同时期,开明士大夫积极推动的国防近代化,在军工、海防、陆军等层面逐步从浅显而深化,甚至是从无到有,一定程度上使晚清的国防力量有所增强,在国防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实效,即便如此,仍是一次不彻底的转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走向近代之际,开明士大夫基于“自强”、“御侮”而积极求新,内心深处又对传统武备极具自信,因而强烈要求突破传统的案白,但又无法摆脱传统的羁绊,致使其在近代国防建设的认知上处于“旧者未去,新者未立”的状态,这既是时代局限,也是现实使然。

——熊顺成《咸同时期开明士大夫国防近代化的认知与实践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国防科技工业开始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立足“富起来”,走军民结合发展之路,利用设备、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绝大部分生产能力转向轻工产品和家用电器等民生生产领域,成为促进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20世纪90年代,国防科技工业推进市场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与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核电、航空、航天、船舶、能源、交通等领域,

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新世纪、新阶段,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进一步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促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的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以军民融合产业为主体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式发展,促进军工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形成了一批军工特色的高科技产业群,成为辐射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申晓勇《新中国70年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特点和经验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咸同时期国防近代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的背景,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现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启示。
2021-06-04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健身有助于增强体质,亦具有地域性特征。

材料一   古希腊奥运会中竞技体育项目主要包括摔跤、拳击和搏击3种,每一种都有严格的比赛规则。公平性是西方比赛规则的突出特征。摔跤、拳击和搏击都是以锦标赛的形式进行,有时要进行多个回合,每一回合的配对都严格采用抽签方式。古希腊竞技体育比赛之前没有重量级别,所有选手均按照年龄大小分组。体育裁判要在神前发誓说他们不接受任何贿赂而进行公正裁判。此外,统一的获胜标准也是西方竞技体育公平性的重要体现,如判断摔跤比赛获胜的标准是看参赛者是否迫使对手双肩着地等。比赛规则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运动员的竞技潜能,违反比赛规则者将罚以重金以铸造宙斯神像,名字写在木板上置于道路显眼处以示警戒,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

——摘自张文安《中西方古代竞技体育的文化比较》(有改动)

材料二   中国古代健身术最具代表性的有五禽戏、引导术、八段锦和易筋经等。健身术强调人的整体性,局部问题的状况反映的是人整体某方面的情况。同时古代的健身术还非常看重气的功效,认为人的身体犹如一个国家,而气则是一个国家的臣民,认为如果能够善于养护其气就能保全身体。中国古代这种人体健身的整体观是中国传统医学及健身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的健身术还非常重视修身养性。同时尊重伦理道德价值,认为人的心态对身体的损害及兴衰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古代的健身术非常重视养心调神及情操的陶冶。中国古代的健身术还重视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全面与深刻认识健身术真谛意义的地方。

——摘自汪爱丽《我国古代健身观探源》(有改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竞技体育比赛规则公平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健身术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1-03-1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易》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和孟子都反复勉励学生,要经常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赶超心态,严厉批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类不求上进的现象。中国人敢于面对困难,把艰难困苦看作是对自己的磨练和考验。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为了祖国的尊严,民族的正义,无数中华儿女临危不惧,前赴后继,英勇献身。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殖民主义者;清代在平定噶尔丹分裂政权和“三藩之乱”时,各民族勇士冲锋陷阵。近代,各族人民在抗击沙俄、英国等列强入侵、捍卫祖国疆土的战斗中,英勇顽强,不屈不挠。这些都显示了中华各民族的爱国热情和为了祖国赴汤蹈火的伟大精神.

——摘编自商聚德等《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材料二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用“三个倡导”加以概括,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内涵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它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能产生重大影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摘编自严书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知道自己的不足”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人对“自己的不足”认识逐步深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回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你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2020-10-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各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

材料四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系列科学成就的出现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依据材料四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