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纵观近代中国百年巨变,前后相继,波澜壮阔,从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
A.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B.历史进步的基本趋势
C.历史过程的因果关联D.历史变化的循环往复
2020-07-11更新 | 3615次组卷 | 50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能力提升)
2 . 在民族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梦想,提出了一系列新中国国家的构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执着追求与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27月,中国共产党指出:“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1930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根本法(宪法)大纲草案》,对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未来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建立全国工农群众自己的政权”。

1936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中国国民党书》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并将“新中国”国家概念界定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新中国”符号在复杂的革命环境里经过不断的演变最终确立。

——据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符号的话语建构与历史演变》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时代与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构想表述变化的关系”的命题作出阐释。

3 .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女学的兴起和女子受教育权利的确立,救亡图存的需要和女性自身的初步觉醒,使得女子将自身的解放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响亮地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的口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妇女解放不断地向前推进。

—安徽人文讲坛《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我国妇女地位发生的变化。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归纳说明我国近代前期妇女解放的社会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妇女地位变化所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

2018-07-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五单元 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的变迁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中国古代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

——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独特贡献》

材料二“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

——《秋瑾集》(1874—1907)

材料三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巴黎,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10月,一支六、七千人的妇女队伍排在游行队伍的前列,她们强迫沿途所遇的妇女参与进来,涌向凡尔赛,包围了王宫。随后法国革命者对妇女进行了政治教育和动员,他们授给妇女“女公民”的称号,允许她们出席旁听议会和各区大会,接纳妇女进入俱乐部等等,随后妇女们开始组建了妇女俱乐部。1791年9月,从事戏剧创作的妇女玛丽·古兹发表了以《人权宣言》为蓝本的《妇女与女公民的权利宣言》。1792年3月6日,波林娜·莱昂向立法议会递交了一份由319名妇女签名的请愿书,要求成立妇女国民自卫军,保卫祖国。

——摘编自舒丽萍《法国大革命时期公共领域中的妇女》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妇女的地位有哪些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巴黎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2016-11-27更新 | 720次组卷 | 33卷引用: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新教材精创】-第五单元综合测试(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