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6-16更新 | 5683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西方眼中的典型“中国形象”概况

历史时期“中国形象"
13世纪马可·波罗:“从未殷富如此(中国)者,(皇帝)是世上最强大的君主”
16世纪①哥伦布日记:“富厚甲天下”“由里斯本至(中国)京师间,道路几占全球三分之一”②利玛窦(传教士上“远比欧洲富裕得多”"使用印刷术比欧洲早”“官吏没有一个出身贵族,而是从哲学家和博学之士中挑选,井然有序地管理国家”
18世纪①伏尔泰:在伦理道德和治理国政方面首屈一指……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儒教令人钦佩,没有那种蔑视理性的教条
②孟德斯鸠:“是一个专制的国家”③马戛尔尼(1793年英国出使清朝的使节):“恒久不变的体制并不能证明他们的优越”“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

——摘编自邹雅艳《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知识,围绕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末以来,在利玛窦等人的影响下,中国人开始真正地了解世界,涌现出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他们与利玛窦等人合作编译各种欧洲科学著作,向国人普及新的科学理念,一时间钻研西学蔚然成风。16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一场文化伦理革命,其先锋“并不是出国考察者,因为谁也不能走出帝国之外去异邦寻求这些科学,他们只是译者或编者,是他们让读者得以接触外来的著作”。在中国儒家哲学被广泛介绍到欧洲的同时,中国的历史、地理以及科技、文学也在欧洲广泛流传开来。1735年在巴黎刊印的《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法国百科全书派启蒙学者与德国、英国的知识界均以此书作为了解中国的重要材料   。欧洲启蒙学者多是开明君主专制论者,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成为启蒙思想家们追求的社会楷模。霍尔巴赫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称“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在1901年写成的《过渡时代论》认为。过渡时代的中国,将要发生整体性的剧烈变迁第一,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人民既愤独夫民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第二,学问上之过渡时代,“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新学界以代之“第三,理想风俗上之过渡时代,“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第四,封建体系下的法律法典,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同时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科举考试,束缚了士人学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过渡时期的法律和教育制度也急需改革。

——摘编自张晨《社会秩序的重构——梁启超“称序”思想的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说一说

下图为史学界关于世界各国现代文明形态的两种观点。

请回答:
请根据其中一种或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图中可知,在中世纪以前,西方科学技术史和中国一样,理论技术是独立发展的。但 11世纪之后的欧洲,尤其是15世纪后,欧洲理论和技术要素不再是彼此孤立的,这表明欧洲科学统一体逐渐形成,科学发展有了科学内部的动力,已经能够摆脱单纯对社会的依赖了。而中西方社会发展情况不同,中国的这种因素则却始终没有形成,因此中国科技在近代逐渐落后于西方。

中国和西方科学理论与科技成果累加增长曲线比较

——摘编自陈敬全《“李约瑟难题”的非线性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学技术”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2023-02-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十大雕塑体现了雕塑艺术的最高境界。对艺术品的评价是一件主观的事情,因此.对于世界十大雕塑的说法有多种,下表所示为流传较广的两种说法(排名不分先后)。

说法一说法二
作品作者及创作年代作品作者及创作年代
掷铁饼者[古希醋]米隆(约公元前450年)掷铁饼者〔古希腊]米隆(约公元前450年)
大卫[意]米开朗基罗(1501~1504年)大卫[意]米开朗基罗(1501~1504年)
断臂的维纳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约公元前150年)米洛斯的维纳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约公元前150年)
雅典娜神像[古希腊]菲迪亚斯(公元前438年)哀悼基督[意]来开朗基罗(1498年)
门考拉夫妇立像[古埃及]不详(约公元前2600年)纳芙蒂蒂[古埃及]不详(约公元前前14世纪后期)
复活节岛巨石雕塑[火洋洲古文明]不详〔约600~1680年)复活节岛
巨石雕塑
[大洋洲古文明]不详(约600~1680年)
罗马母狼铜雕[古罗马]不详(约公元前500年)抱鹅的少年〔古希腊]波厄多斯(约公元前200年)
狮身人面像[古埃及]不详(约公元前2500年)狮身人面像〔古埃及]不详(约公元前2500年)
汉谟拉比法典石雕[古巴比伦]不详(约公元前1752~前1750年)自杀的
高卢人
[古罗马]不详(约公元前2世纪前期)
思想者[法]罗升(1880年)思想者[法]罗丹(1880年)

阅读材料,就材料中任意一点或多点信息,提出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爱国主义的简义就是忠诚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即在遭到外族的压迫与侵略时从言论和行动.上进行坚决的抵制,积极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但是,近代中国与近代以前的处境相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近代的入侵者与以往的入侵者大不相同了,它们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中国的侵略,是生产技术发达国家对生产落后国家的进攻,同它们的战争,不只是单一的军事战争,它还赖于经济战争。为了战胜它们,就有个向它们学习一向敌人学习的严峻任务。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之所以给后继者有较大启迪,因为它是时代脉搏的跳动,林则徐之所以成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地方就在此。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爱国”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究竟是内因起主要作用,还是外因起主要作用,学术界争议较大。“冲击——反应”模式认为,中国的变化主要是对西方冲击的反应,西方入侵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近代”模式,即现代化模式,认为中国在西方入侵前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在传统模式里循环;在西方入侵后才开始模仿西方现代化的道路,走向现代化。

“帝国主义”模式把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作为中国近代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把近代以来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归之于西方。

很明显,以上三种模式都强调外因的作用;而以美国学者柯文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则关注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因。目前学术界重视内因的积极影响,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内外因素相互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取材料中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变化原因的种研究视角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中国革命具有“高山滚石”效应,革命一旦启动,越滚越急,越滚越猛,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前一次未能实现的目标,后一次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去实现,革命的诉求指数不断提升。传统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共产革命是不同阶级性质的革命,相互之间有新旧之别,有高下之分,有鸿沟相隔。其实这三次革命是相互关联、递进的。前一次革命为后一次革命“预留”了空间,后一次革命在前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推进。只有将三次革命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察,才能洞察20世纪中国革命的总体特征。

——摘编自王奇生《高山滚石: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


根据上述材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