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只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英雄史诗。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依据材料,就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


——摘编自陈广亮《资本全球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依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前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1-05-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中国,救亡的历史任务唤起了中国式的启蒙,启蒙的核心内容就是民主。近代中国最大的民主就是完成救亡与启蒙这两大历史主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民主在承载救亡与启蒙的历史任务的同时,也被阶段性演进的救亡与启蒙所修剪和修正。客观地讲,历史主题就是中国民主必须遵守的历史规定性。民主的选择与建构,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接受救亡与启蒙的检验。实现民主在内容、形式上同救亡与启蒙两大历史主题相统一,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构成了整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与演化的中轴线。

——摘编自刘永春《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救亡、启蒙、民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解释是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摘编自陈永康《13次新中国三军大阅兵》等


阅读材料,提取两次阅兵相互关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做出历史解释。(要求:解释须有明确主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一19世纪中期东西方比较


西方东方
政治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18世纪初雍正皇帝设军机处。
1799年,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即位,权臣和珅被治罪抄家,没收全部财产折合白银约8亿两。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思想文化科技1776年《国富论》出版;19世纪初,英国道尔顿建立科学的原子论;1831年,法拉第证明电磁感应现象;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9世纪60年代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736-1820年,考据学盛行,形成乾嘉学派;乾隆年间《四库全书》全部编纂完成;
1842年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50卷出版;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创办了近代学堂及留学教育。

请从上述表格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科技方面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时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0-04-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4月适应性(二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人民从事物质生产劳动,发明新的劳动工具,生产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类物品,创造出一个“人化的自然”;人民在社会生产和交往中,建立起多种类型的社会关系和制度体系,构建起愈益完善和复杂的人类社会,推进社会形态和历史面貌的更新变革;人民进行精神生产,发展科学文化,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投身社会革命,成为改革创新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人民创造历史,并不否认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个人的历史作用,必须和人民的历史主体作用统一起来理解把握。杰出人物只有满足人民利益、顺应人民愿望、得到人民支持,才能成就丰功伟业、彪炳史册。他们的历史贡献,归根到底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总动力中得到说明。

——摘编自颜晓峰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某一观点或整体观点)。(要求:观点明晰且正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0-03-19更新 | 27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世界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各个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和碰撞虽然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但并不一定会发展成为不可调和的冲突。恰恰相反,各个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乃至交融互变,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常态现象和主流。

——摘编自钱满素《美国文明》


根据材料并结合19世纪以来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有关“世界文明”的观点。(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表示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面是某书中有关中国近代的部分目录摘选。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观的角度分析该目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编写原则,并说明依据。(分析出两点原则即可,依据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当时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请回答:

比较礼单一、二,提取两项关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