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东西方的“理想人格”

古代中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古代希腊城邦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近代·东西方“人的觉醒”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在中国启蒙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摘编自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西方“人的觉醒”的不同内涵。并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西启蒙特点不同的原因。
2021-11-1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家长权既是一种制度设计,也一种伦理要求。自先秦孔子创建儒学以来,到清末变法之前,家长权之实际内容都深爱传家孝道伦理之影响。儒家伦理中重点论述家长和子女关系的所谓孝道,构成了家长权演进和发展的伦理基础。不论是孝道还是家长权,二者都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相对温和到绝对压制的过程。家长权作为一个法律制度的确立离不开儒家的“孝”理论和中国法律的儒家化。

——摘编自史永平《中国古代家长权之法理探析》

材料二   古罗马时期,在国家还没有力量干预各个家庭以内的事务时,要由家长负责维持全家的秩序,当时的家长权是绝对的,共和国末期以后,家长权逐渐受到许多限制。公元前89年《庞泊亚法》取消祖父对孙子、丈夫对妻子的生杀权,家属的人格逐渐自由。早期处于自然经济社会的罗马,家庭财产集中于家长,家属没有私产,其所得的一切财物均归家长所有。后来,由于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达,家长需要家属帮助经营管理他的作坊、店铺以及航海事业等,家属因此获得了发挥才能的机会,其法律地位也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关于“家属所得财物全部归家长”的古老原则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古代罗马的人格逐渐自由。

——摘编自汪丽《古罗马与古代中国家庭制度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家长权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古罗马家长权的不同发展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历史的巧合,中西两种文明在16-18世纪相逢了。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开始了持续的和多方面的接触和交往。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尽管法国启蒙思想家没有到过中国,但通过阅读来华传教士、商人、使节的著述,以及与汉学家和中国留学生的直接交往,他们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认为,在儒家经典中经常出现的天、道、礼或理,就是这个造物的上帝。它要求人们无论修身、治国,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即理性。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中国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正如赫德逊所言:“18世纪的欧洲在思想上受到的压力和传统信念的崩溃,使得天主教传教士带回来的某些中国思想在欧洲具有的影响,超过了天主教教士在中国宣传的宗教。”

——摘编自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   晚清时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传教士再次东来已没有了先前的谦逊和善,而是“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拿着宝剑”。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当时中国现实的需要,西方数理化知识的最新成果系统地传入了中国。但洋务派对西学的引进,主要从实用的目的出发,重在西方的技艺。从整体而言,他们学习西方确乎舍本求末。当然“很有几位忠实的学者——如李善兰、华蘅芳等辈在里头,译出几十种科学书,此外国际法及其他政治书也有几种,自此,中国人才知道西人还有藏在船坚炮利背后的学问,对于西学的观念渐渐起了变化。

——摘编自杨荣《论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的原因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