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科学文化的舶来是明清之际时代性的重大变化,来华传教士与中国士人进行了广泛的思想交流。中国士大夫热切研习探求舶来的各种学理,他们意识到传统科技停滞的最重要原因在于“第(仅仅)能言其法(技巧),不能言其义(逻辑)”,更新知识必须“缘数寻理”,才能“具存实义”发现规律。伴随着西学的传入与明清更替,天文、地理、人治之学等实学为士人所看重,产生了一批脱离空谈“心性”的新型士人与政治家,诞生了《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一大批科技成就。

——据陈橹《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与历史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时代许多作家和思想家都具有科学教育背景。他们通过演讲和著书立说将科学理论介绍给公众,最著名的莫过于《大百科全书》……这一时期大学里的教授开始接受牛顿的理论,有的教授向学生展示科学原理,并向公众演示自己的发明。科学会和研究院大量建立,其中许多机构有出版图书和期刊的特许权。1738年伏尔泰出版了《牛顿的哲学原理基础》以向公众介绍牛顿的力学原理。这一时期,还有更多的向外行人讲解科学原理和知识的图书出版。

——据李大光《科学传播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时期中国相比近代西欧科技传播途径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现实生活,提出一条与上述材料中不同的科技传播新途径,并简要说明其优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川幕府于1811年成立了“荷兰书籍和解御用”译书机构,1862年更名为“洋书调所”兼具外语教育培训的职能。日本人把在经济结构,政治思想,以至于生活方式等方面向英国学习看作是一种需要甚至是潮流。即使是在明治维新运动之后,西方世界对日本的社会变革和转型仍然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中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培养“译员”、“通事”,翻译印刷西方科技、历史、法律等方面的书籍。除同文馆以外,影响最大的翻译印刷机构还有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中国在西学运动的过程中,逐步从重视代表西方物质文化的设施与技术,转向重视代表精神文化的思想与学术”对中国而言,19世纪末的日本成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摘编自卿崧《中日近代文献翻译活动比较》

材料二   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是我党国际传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2009年间,中国文化外译图书总品种达9763种,出现了以“熊猫丛书”、“大中华文库”、“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等为代表的系统对外译介中华文化的精品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代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丛书已出版33个语种,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译出版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发行覆盖最广的领袖著作。

——摘编自《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发展回顾——以中国外文局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中日文献翻译活动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2022-12-16更新 | 9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不同文化间的接触、碰撞,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也促使着新兴民族国家新文化的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葡萄牙在租借澳门后,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游览了承德避暑山庄,随员巴罗在《中国游记》中盛赞了山庄的园林建筑:“错落有致,间隔合宜,恰到好处,互相衬托”。另一学者又专门指出中国园林有更高级的美——不规则的自然美,这推动了英国“不规则园林”运动的兴起。随后,整个欧洲掀起了仿建中国园林的热潮,并修建了许多包含中国元素的建筑,其中不乏代表性作品。

       ——改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四卷)》等

材料二   在英国人征服印度之后的半个世纪里,英国人没有试图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印度。他们忙于作出行政、财政和司法方面的安排。印度原有的教育制度没受到干扰,但也未得到支持。初等教育继续由印度教或伊斯兰教的乡村学校提供。半个世纪里,穆斯林坚持其传统的文化,仅仅研究伊斯兰教的法律、文学和神学。……随着殖民侵略不断深入,英国的文化侵略还是对印度产生了两个深远的影响: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这一运动最后以独立的印度而告终。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国家言论出处
①中国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督权,造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像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演说
②新加坡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不了家庭、大家族、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回忆录
③埃及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1960年访问非洲时说

   ——改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16~18世纪“中学西渐”的史实,并写出当时其中一位著名“传教士”的名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指出英国殖民印度过程中文化侵略的基本方式,简要说明近代印度在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努力保护自己传统文化的表现,并写出“最后以独立的印度而告终”的“运动”名称。
(3)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亚非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选择材料中提及的其中一个国家,并围绕这一主题加以简要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4 . 1258年蒙古南侵,南宋财政亏空加大,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结果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1262年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进攻,为解决财政压力,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收作为定期利息),被称为13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战争催生了金融创新B.反映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
C.政府垄断破坏金融秩序D.金融稳定是政权巩固的重要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晏婴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认为周礼能“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孔子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在他看来,人在其本性上原本相差无几,只是由于后天习俗的不同导致彼此道德品质的差别。因此,孔子认为,要想达到“仁者”的理想境界,关键在于个体的内心自觉,“我欲仁,斯仁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侧重于要求社会关系双方对已克制权利的索取、对人克尽义务的相互性。《中庸》认为“诚”是“天之道”,人必须“以诚载道”方能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并认为“民无信不立”,必须“言而有信”、“敬事而信”方能立足社会。

——摘编自周庆玲《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

材料二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西方文明充溢着追求自由、敢于冒险的海洋精神。因而,西方文化从源头上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保守思想存在根本的差别。西方人更加向往独立与自由。他们认为世界万物一切价值虽不必然为人所创造,但都是人所经验可及的,个人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西方人还倡导通过个人奋斗和竞争实现个人价值,强调自主、自立、自我奋斗。“人是生而自由的”,“确信和崇尚人类合乎逻辑地推理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主张“知识就是力量”,宣扬“科学万能”等。

——摘编自孙兰英陈嘉楠《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西方传统价值观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先秦时期先哲提出的有关社会价值观方面的主张,并分析这些主张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社会价值观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022-11-30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对于西方(服饰)设计师而言,东方情调只是他们众多灵感来源之一,仅是偶尔借来一用的新鲜题材。无论是中国的水墨折扇,抑或是日本浮士绘和艺伎的装饰,在西方设计师的重新组合下都赋予了它们与原来存在的意义毫不相干的情趣,他们并不挖掘那些东方传统艺术的深层含义”。该学者旨在说明(     
A.西方的服装设计师对东方文化元素并不尊重
B.西方服饰借鉴异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新时尚
C.东西方的服饰虽样式不同,但审美追求一致
D.中西合璧的服饰奠定了西方流行服饰的基调
2022-11-11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指出:“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其中关于西方文明史,他认为,从文艺复兴开始,是以西方文明内部矛盾为主体的斗争方式,特别是陈腐的基督教教义以及国力的整体低下与人民的渴望富裕以及自由、民主的理想的相冲突所构筑的文明内的斗争方式为主线。以科学革命为主线的生产力大跨越导致的生产方式的革命的历史,掩盖了同期西方与其他文明的冲突,且最终以西方文明胜利而告终的方式强行带动历史进入现代社会。而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出现,预示着西方内部由资产阶级主导的社会的破裂,从而进入了西方文明的二元分裂对抗时期,最终经由一战、二战形成的美苏两大集团长达五十年的“冷战”对抗,而又最终以资本阵营的美国胜利而暂时性地终结了西方文明内在的冲突。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观点,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10-3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点14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
8 . 中国古代,各地方言与“官话”并行并不断演变,折射着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和东周


西周各地方言差别很大。雅言(西周王畿一带王室所用方言)成为贵族通用的“标准音”战国时各地方言差异更加复杂。雅言失去标准音地位,各诸侯国“言语异声”

汉代


形成南北两派方言,分别以秦晋方言和楚方言为核心。北方方言发生混化,连渐糅合。关中话、洛语先后成为“官话”,并向周边扩展

魏晋南北朝


魏晋继承洛语为官话。西晋末年北方方言逐渐向南扩展,并与南方方言交融,逐渐形成“南奈吴越、北杂夷虏”的现象。洛阳雅音吸收吴越方言而成的金陵音成为正统官话之一

隋唐


隋朝以金陵音和洛阳正音为基础融合形成长安音,唐承隋制。金陵音与长安音分庭抗礼,长安音逐渐成为正统

——据《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整理

材料二   清朝入主中原之初,南京官话作为官话标准语言依然被士人阶层沿用。1728年有鉴于闽粤两省百姓母语与官话差异甚大的客观事实,清政府在福建、广东两省的各个郡县设置正音书院、书馆,由驻防八旗任教讲授北京官话,算得上是中国早期的“推普”实践。到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已经取代南京官话的汉语标准音地位。1840年后进入中国的使节、商人们也发现在政治中心通行的北京官话地位越来越重要,英国人威妥玛著《语言自迩集》,系统地记录了19世纪中叶北京官话的读音,作为一本权威性的汉语教材,受其影响,其他国家的汉语教学也转向了北京官话。

——李光杰《北京官话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写出关于中国古代语言演进的2个结论,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结论的各自依据。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官话推广的意义。
2022-10-2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陶行知的“精神遗产”

材料

陶行知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他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1935年,他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他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劳累过度在上海病逝,年仅55岁。中国延安、上海、重庆、南京等地以及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相关部门,先后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以下为1946年10月27日,部分人士在上海陶行知追悼会现场的讲话(节选)∶

·他把自己占有欲尽量减少,把创造欲无限扩展……创造欲强的人,你的是你的,我的还是你的,创造了好的,还要创造更好的。他在创造社的宣言上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主……他创造些什么,决(绝)不是要你会升官发财,肥私利己,(而)是要人类共同来创造一个政治自由、经济平等的大乐园。他的创造方法,第一学习,第二学习,第三还是学习,他向大自然学习,向老百姓学习,向小孩子学习。

——郭沫若

·我们叫他做老先生,他叫我们做老朋友。他首先叫我们一面读书,一面做工……后来陶先生想出了小先生制,每个小先生要回去教三人或四人。所以山海工学团以后(发展)发展得很快,不久就有生产工学团、高牧工学团,直到敌人来了,我们又组织战地服务队。

——孟根根(山海工学团农民)

·他是国际主义者,他实在是国际上伟大的人物……他所提倡的教育,就是中国明日应有的教育。

——【关】毕菜士(时任美国援华会总干事)

·那(指追悼会现场挂着的“民主魂”三个大字)已经代表了陶先生的精神。纪念他,我们要联结起来,为他所生活的、所努力的、所死(献身)的教育事业而奋斗!

——【美】艾德甫(陶行知生前同事)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陶行知“精神遗产”的主要内涵,并谈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继承陶行知的“精神遗产”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财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日本贵族在信仰上产生了矛盾,并在政治上走向对立。公元646年,代表革新政治的圣德太子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思想文化并实行“大化革新”(即“大化改新”),将唐朝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儒教思想进行广泛传播与学习,发展了以中国政治结构为蓝本的官僚制度,用外来的新文化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经过500年左右的发展后,源赖朝开始建立幕府制度,实行“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这一严格的身份等级制,要求各个阶层安守本分,并反对一切违背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为。从镰仓幕府至德川幕府近700年间,武士阶层创建了一种规范性的伦理行为,被称为“武士道”。武士道精神不仅是建立在武士阶层中的道德伦理规范,同时也为各个社会阶层设立了道德标准。

——摘编自于师懿《儒家文化与日本武士道精神》

材料二   1871年到1945年,中国人对日本的认知和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871年至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为第一阶段,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之作。他自述写作原则是“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从中日甲午战争(尤其是日俄战争)以后至民国初年,中国东渡日本留学者络绎于途。1919年至1945年为第二阶段,蒋百里的《日本人》等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之作。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意图攫取德国在华利益,进而窥视华北,引起国人警惕。“九一八”事变后,《大公报》确立“明耻教战”方针,搜集整理中日关系史料,每日在《大公报》上连载一段。19379月,蒋百里奉命出使欧洲,他在柏林写成题为《日本人》的小册子。和蒋百里同时期留学日本的戴季陶于1928年写成《日本论》一书,该书从“学问本身”对日本进行了一番研究。

——摘编自陈建云《〈中国抗战画史〉与曹聚仁的“日本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武士道精神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近代中国研究日本的“两个阶段”的目的,并说明其共同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历史上中日之间的相互学习中所得到的启示。
2022-10-02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