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以来,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成为社会学者关注的热点,他们认为在自由主义的引导下,资本主义创造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历史功绩,代议民主制度也各有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平等被忽视追求,人的个性却被淹没了,从而造就了新的巨大社会差异。于是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国家发展理论应运而生,20世纪又被称作“政治实验”世纪。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材料二   中国在现代化历程上蹒跚……196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并在1975年得到重申。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受到了各方关注,也有学者认为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要避免可能出现的偏向……中国政府提出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编自《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英国经济发展成就与政治发展状况。举出20世纪上半叶“政治实验”的两个实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中国“蹒跚”的现代化历程,写出新时代我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新成就。
2024-03-09更新 | 17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康雍乾嘉四代,清朝国力达到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从未经历过的强劲敌手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清代统治者在接受强势外来者挑战的影响下,对于国家疆域的认识和观念已大异于前代王朝,虽然有时还很微弱或时隐时现。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这些都是我们进入大城市的时候所必须首先采取的步骤。在做了这些以后,中国人民就在帝国主义面前站立起来了。

——摘选自中共某次会议的报告

材料三   国家角色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自我定位,是国家对自身实力与外交关系的审视,也是国家对自身国际形象的建构。下面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历程表

时段(年)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或地位
19491978是基本上被排除在全球经济治理的编外国家,对全球经济治理的认识也较为“冷淡".
19791992有选择、有条件地接受既有的国际规制和秩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参与者.1980年在WB.IMF恢复了合法代表权;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32012承担国际责任,体现大国风范,在地区甚至全球事务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保持人民币不贬值;1999年加入G20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2010年全面建成。
20132018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国家角色表现为引领者,为国际事务贡献中国智慧,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

——整理自《中国“国家角色”变迁:从参与者到引领者《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角色与定位》


(1)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在明清时期发生重大变化,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在清朝前中期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此次会议名称,指出材料中“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宜传机关”所反映的外交方针,为此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国家角色的变化,分析其在“1949—1978”时段国家角色形成的原因,列举出能说明2012年至今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国家角色的相关史实。
2024-02-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屈辱和苦难以后,经过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流了多少血,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内外敌人,取得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旧时代结束了,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人民面前,新的时代开始了,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材料二   近代中国,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为改变民族命运,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探寻救亡图存道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及至中华民国成立,资产阶级政党蜂起,但没有一个是真正的革命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如同一幅壮阔恢宏的英雄史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不懈奋斗史,也是一部理论探索史,更是一部自身建设史。百年来,党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历程,也是党不断加强自身政治建设,以维护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达到政治目标、完成政治使命的过程。党的政治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创与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发展与曲折、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恢复与转向以及新时代的成熟与强化四个历史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摘编自刘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任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历史阶段”的一个阶段,概述该阶段取得的重大成就。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2024-02-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回答现代化问题时明确表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邓小平同志认为:我国要顺利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宪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曲折道路也证明了要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宪法以及相关法律的保障。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等

材料二   邓小平对所有计划与建设的可行性都要先进行试验,这与他使用的口号“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一致。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邓小平又及时地睿智地将这“唯一标准”进行精准解读,让每个实践者都能用它准确地给自己的实践行为量化打分……邓小平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

——摘编自(英)理查德·伊文思《邓小平传》

材料三   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实现由过去长期量变到阶段性质变的转变,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新时代1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过去我们更多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注重的是“摸经验和规律”;新时代我们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侧重于总结经验和把握规律,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不断开创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摘编自贺新元《新时代十年:改革开放史上的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内涵,并分析这一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宪法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对“唯一标准”进行精准解读的事件及意义,并指出“中国根本转型”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方面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新时代10年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