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从海上入侵我国沿海地区,迫使我国签订了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开始由传统海洋意识向近现代海洋意识转型,许多仁人志士开始放眼看世界,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但大多是有关海防之策。这种消极被动的海防观念在甲午海战中随着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而破产。严重的海疆危机,也唤醒了少数中国人的海权意识。孙中山指出,海权是国家主权范畴,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国家独立、恢复主权是争取海权的前提。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中国领导人根据当时海洋斗争的实际需要,制定了一些重要政策,这些政策集中体现在中国政府深切认识到建立海军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关于领海问题的声明和对南海诸岛与钓鱼列岛的主权宣示等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逐步融入世界体系,中国人的海洋意识不断更新,逐渐向现代海洋意识过渡。现代海洋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内涵丰富,内容广泛,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全面的海洋意识、主动的海洋意识、开放的海洋意识。

——据徐质斌《海洋国土论》整理

任选一个时段,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以来海洋意识的变迁与发展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选择的时段与史实相互吻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3-24更新 | 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7年底,迟福林成为第一个到海南的中央下派干部。在海南建省办特区之初,他充当了市场经济和股份制改革的“研究者”“设计者”,推动了大特区的快速发展。1991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成立,迟福林作为主创者,探索“官方背景、民间机构”的体制创新路子;1992年,全国股份制培训班在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举办,培训班学员“成为全国股份制改革的一、二期‘黄埔军校生’” ,该院成为影响海内外改革研究的机构。从“特别关税区”到“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多项重大战略决策,都与迟福林有关,他提出的许多前瞻性设想都在逐步实现。到2018年,海南GDP达4940.7亿元,较1987年增长了70多倍。

——摘编自刘宁《迟福林:为改革开放书写“思想文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迟福林在海南改革工作中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迟福林在海南改革工作中取得成就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以来,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成为社会学者关注的热点,他们认为在自由主义的引导下,资本主义创造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历史功绩,代议民主制度也各有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平等被忽视追求,人的个性却被淹没了,从而造就了新的巨大社会差异。于是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国家发展理论应运而生,20世纪又被称作“政治实验”世纪。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材料二   中国在现代化历程上蹒跚……196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并在1975年得到重申。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受到了各方关注,也有学者认为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要避免可能出现的偏向……中国政府提出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编自《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英国经济发展成就与政治发展状况。举出20世纪上半叶“政治实验”的两个实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中国“蹒跚”的现代化历程,写出新时代我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新成就。
2024-03-09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西周已有公开的人口调查,还有专司人口统计的官吏。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统治阶级建立了严格登记户籍的“书社制度”、呈报户口及税收的“上计制度”,加强了人口管理。唐朝政治家杜佑认为治国理政需要掌握详细的人口数字,曾尝试多种方法统计人口,如根据食盐消费量估算进行。明朝建立后,在全国推行“户贴制度”,制定了统一的填写要求和规定,其调查项目之完备,在当时世界上实属罕见。

——摘编自董友涛《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发展史叙略》

材料二   1908年《预备立宪公会公报》介绍并讨论了日本东京的人口调查。1909年,清政府发布“宪政编查馆奏定统计表总例”,并公布民政和财政统计表式的详细解说。各地调查登记户口时,须核查登记外国人口、教民人口和每户的壮丁、学龄儿童。在此过程中,地方自治区域调查亦同时进行。

——摘编自李章鹏《清末中国的近代人口调查》

材料三   2020年,我国组织实施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前六次相比,“七普”全面引入电子化方式进行登记,利用互联网云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还利用部门行政记录数据对普查进行核验比对。“七普”为了解全国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提供了详细的分年龄人口信息,也为人口领域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摘编自张现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数据准确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相比,清末人口统计的目的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战略意义。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海权意识

出处内容摘要
邱伟云、严程《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近代边疆概念群研究》宋代虽然有海界之说,但却没有将海洋本身纳入对国家疆域的思考;明代虽然已经十分关注东南沿海问题,但仍然作为“海域”,而非“海疆”问题进行讨论;近代“海疆”作为一个概念,成型于清代晚期。
张峥荣《清末治边政策的转变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整合》晚清时,以“西北史地学”为代表的边疆治理研究掀起第一次高潮,时人开始认识到重核心区轻边缘区的思路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海塞并重”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
郑剑顺《严复的海权观及海军建设思考》严复认为,中国历朝历代满足于陆地农耕生计,忽视海权,自弃海洋大利,结果导致国家落后,遭受列强侵略。如果中国有的强大海权,就能获得海洋利益,也可避免被强敌侵扰。
曹立、何广顺《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权观。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提取上表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海权意识的状况加以解释。
2024-02-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双语学校2024届高三1月学科素养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1791年海地人民举行起义,拉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经过30多年的斗争,拉丁美洲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起了17个独立国家。独立后,拉美各国政权一般都转移到土生白人地主手中,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一些国家为争夺领土和资源还彼此进行战争。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血腥是19世纪拉美的一个特征。经济上,拉美依然是“被切开的血管”。独立后,英美取代了西班牙、葡萄牙,控制了拉美的国际贸易;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大地产和单一商品经济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发展。这使拉美各国很快又成为美、英等国的半殖民地。拉美人民继续面临着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时,我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经过70年的努力,到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6%,比1978年末上升41.7个百分点;城市数量由1949132个发展到2018年的672个。到2018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2%、40.7%和5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36.1%和59.7%。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比1949年末增长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0%以上。同时,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学等诸多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6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223倍,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我国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多边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效果显现。

——据国家统计局《沧桑巨变七十载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拉美独立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建国七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新中国取得巨大成就和独立后的拉美发展缓慢的不同原因。
2024-02-29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监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期,狭小的国内市场与迅速发展的工业现状已成为俄国的突出矛盾。在欧洲市场的劣势很难改善的情况下,中国作为俄国工业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促使双边贸易收入比重持续增长。可好景不长,在中国东南沿海相继被欧美列强打开后,中俄传统贸易优势受到冲击,改善远东殖民地交通、开辟海路贸易已成为当务之急。1850年以后,俄国开始大举入侵黑龙江流域,1860年俄国通过《北京条约》获得了海参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

——摘编自王树威《浅析近代俄国远东港口的选择》

材料二   根据海关总署公告,自202361日起,增加俄罗斯海参崴港为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在国际经济贸易中,俄罗斯拥有强大的能源、矿产、军备、粮食等优势,而我国则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人力资源优势,可以通过输出工业制品快速打开国际市场。将东北地区大宗货物在海参崴港进行货物运输,从运输距离看缩短了近800公里的运程。从运输成本看,每个集装箱的总运费大约可以节约2000元。总的来看,海参崴将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

——摘编自郑岩、夏宁、张帆《海参崴港开放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抢占海参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参崴港开放的意义。
2024-02-2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自2002年起,我国连续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营利性治沙管理法》《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等。2014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比2009年减少了9902平方千米,沙区经济林果面积达到54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536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35%。据此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国家立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B.我国土地沙化得到全面治理
C.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环境质量D.生态环境法制体系已经建立
2024-02-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20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从2018年的突破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突破2万亿元,进入快速发展期;2022年,我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这种发展主要得益于(     
A.多极化格局促进世界和平发展B.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优势凸显
C.区域集团化增强我国竞争实力D.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推动
10 . 2022年11月,具备文案、代码甚至论文撰写功能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横空问世,让人文学者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已经来到身边。“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历史学融合发展”入选“2022年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已不可逆。对于人工智能和历史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智能既能创造未来,也能改变过去的历史
B.人工智能不会出错,与历史学的融合未来可期
C.人工智能代表时代潮流,新技术必将取代传统史学
D.善用人工智能辅助历史研究,但不能被工具所宰制
2024-02-2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