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1 . 全面评价科举制的影响
项目史实阐释
积极
影响
________打破了传统的世袭模式,促进了________,加速了________,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________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________
________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________,强化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促进了________,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________早在唐朝时,其选才的方法就被________,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________,并改造成________
消极
影响
________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________,造成一些官员________
________直接促进了________,“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有________
________强化儒学正统地位,________
2023-07-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5讲三国到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2-23高二下·全国·假期作业
填空题 | 容易(0.94) |
2 .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目的加强皇权作用
措施中央二府三司:中书门下(行政)____(军事)三司(财政)削弱相权
地方路,府州军检,县;文官出任长官;通判监察削弱地方实权
方针____
影响积极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影响:积贫积弱
2023-06-0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15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高二历史(统编版)
3 . 全面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积极
影响
政治有利于民族交融,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______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经济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______,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思想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消极
影响
政治①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极度膨胀,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皇权至高无上,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使政策不断失误;②为官者则畏首畏尾、唯命是从,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______、贪污腐败之风
经济______政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新的经营方式的发展
思想闭关自守政策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______的发展
外交闭关自守政策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023-09-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四单元单元整合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4 . 选官:科举制历代选官制度
时期商周战国—秦朝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1905
选官方式世卿世禄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依照标准血缘关系军功品行才能门第考试

(2)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____   
②有利于____的加强
③提高官员的____                       
④有利于____的流动,扩大了____的基础
消极影响
①严重____了人们的思想   
②忽视____学问,阻碍了____的新发展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越来越____
2022-08-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它开创了通过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以市场机制自发推进工业发展的市场化内生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通过纺织业走向全面机械化、工业化的道路……。在其工业化过程中,英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保护财产和合同的法律,如《人身保护法》《货物买卖法》等,建立起保护消费者的商品检验制度和价格控制制度,制定保护投资者的《取缔证券投机法》,建立起保护劳动者的评定工资制度、工厂法和济贫法。与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农业的全面机械化推动了美国农业的迅速发展,这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也促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制造业,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又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美国日渐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强国……当然,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也一度产生了社会及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为世界工业化留下了沉重的历史教训。

——摘编自周宇《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1949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帝国主义者算定我们办不好经济,他们站在一旁看,等待我们的失败。……苏联……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直到19572月,尽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和错误,毛泽东在讲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仍然强调向苏联学习。他说:“为了使我国变为工业国,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已经有四十年了,它的经验对于我们是十分宝贵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选择的苏联模式的工业化道路,在短时期内对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也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摘编自公茂虹《向苏联学习工业化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美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历史教训。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选择向苏联而非英美学习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对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认识。
2022-03-22更新 | 576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北宋)金兵内侵,只中央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唐代安史之乱,其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失,州郡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作者意在论证
A.唐代藩镇制度的进步作用B.都城的区位选择意义重大
C.唐宋的地方治理互有得失D.宋朝强干弱枝的消极影响
2021-05-13更新 | 1087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两朝均定鼎西北长安,漕粮多半取之于关中和山东这两个地区,漕运方向大致为东西向。这一时期,漕运属临时性的粮食运输,主要用于军事。唐代关中“所出不足养给京师,备水旱”。故唐代渐以转漕东南之粟为主,漕运基本形成了一套制度,其体系已渐趋形成。

北宋漕粮基本上都用于军事和朝官俸禄。北宋以汴河所运漕粮最多,漕运的方向完全转变为东南西北向。元代以后,政治中心主要在北方,漕运转为南北方向。明清两代,漕运制度进一步完善,朝廷已经十分重视对于漕粮的利用,将漕粮用于地方军饷和仓储、平抑粮价、赈灾备荒等方面。

材料二在中国古代,水道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往来便捷、承载量大以及便于长距离运输。这便决定了在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在远距离分立南北的格局下,借用水道运输漕粮成了朝廷不二的选择。……明清两代,自明代永乐迁都北京以后,南粮北运皆通过走运河水道完成。巨量的漕粮通过运河运输,本身就意味着运河具备的运输条件、能力和优势。应该说,明清时期的运河已经具有了不可替代的性能。也正是这种性能,促成了运河经济带的形成。运河经济带不仅在于沟通南北,更重要的是这个经济带成为元明清时期最具活力、最有生机并最有辐射影响力的区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昊琦《南漕北运:中国古代漕运转向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到明清漕运发展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古代漕运不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漕运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诞生不久,由于中国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和支持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法国当时拒绝承认中国。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法国总理孟戴斯·弗朗斯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这次会晤,不仅对日内瓦会议的成功召开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中法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法国仍然未承认新中国。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法双方都期盼改善两国关系。在戴高乐总统的推动下,19641月法方代表博马歇应约来到中国使馆与中国大使进行磋商,双方同意于1964127日同时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摘编自李敏《中法建交始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法国未能承认新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法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其对法国社会进步的意义。
9 . 一部中国史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记·杂记》记载孔子对“东夷”人少连、大连赞赏有加,“言其生于东夷而知礼也”。对于“先圣王”夏禹之后的杞国国君杞成公、杞桓公和杞文公,《春秋》皆以“子”称呼之,《左传》解释称其为子,“贱之也”,据左丘明解释,乃是因为这三位杞国国君用“夷”礼,所以孔子视之为“蛮夷”。

——摘编自徐兴祥《先秦时期的民族思想》

材料二   元王朝总结历代王朝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验教训,进行了重大的施政变革,实行“参用其土酋为官”的制度。这样,将边疆民族“归附”于元王朝的民族大小首领吸纳到元王朝设置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文”“武”职官机构里,使参用民族酋领得以“有效管束”,并可假借“土酋”统治其族或部落。

自元代形成土司制度以后,边疆民族地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分裂割据政权或势力。在边疆民族地区,土司是朝廷命官,肩负着捍卫边疆的使命,边疆因此得以长治久安。

土司遗址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有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南省永顺土司城3处。

材料三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孔子对人物褒贬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时空观的角度简述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为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所做除实行土司制度外的变革措施2例。根据材料二,概括土司制度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及其实行的意义。
2023-05-28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3辽宋夏金元多民放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3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本来就不堪一击的中国小农经济陷入了深渊。北洋军阀及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战争也连年不断,农村经济的衰落也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些爱国人士开始意识到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中国的大江南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复兴乡村”的乡村建设运动。这一时期中国的大江南北兴起乡村复兴、乡村建设潮流,乡村建设组织600多个,试验区点1000多个。乡村建设是依照一种理想或目标,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引导农民学习文化、改善风俗、改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农村建设运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个流派。一是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曾多次以丹麦的乡村复兴为中国复兴的榜样,1931年在山东邹平、菏泽等地创办乡村建设的研究院,实行“政、教、富、卫”合一。主张乡村建设应避免使用武力,以恢复法制、礼俗,维护社会秩序为主要任务;二是晏阳初为代表的中华平民教育会派,1930年在河北定县建立试验区,采用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方式,大力推行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主张以教育的方式来改造中国农村社会。

——摘编自靳月《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胡锦涛同志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国13亿人口,农村有8亿,没有农村的小康,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2020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解决“三农”问题。要充分挖掘“三农”的内在潜力,不断提高其内在素质,更要跳出“三农”看“三农”,用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张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繁荣农村的文化事业;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事业,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的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酬劳的机制和办法。

——摘编自周发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特点和重大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2022-03-29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