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4世纪到16世纪长达300余年的时间里,爆发了早期资产阶级冲击封建贵族统治的两大革命。革命之一的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而后传播到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全欧洲。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不单单是文学艺术的复兴,而且是思想和科学的复兴。

——摘编自孟节省、林雪原编著《西方文化漫谈》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精神,来自17世纪的科学和思想革命。人们常常描述说,进步思想是现代或自17世纪末叶以来欧洲文明的支配思想或特有思想。然而进步思想却是在1700年以后才日益变得明晰。有文化教养的人也不见得相信迷信,一切超自然的观念对许多欧洲人来说,日渐淡薄。“现代”人不仅不再害怕鬼怪,他们也不再害怕上帝。“哲人”意指哲学家,而“富有哲理”在18世纪的意思是说,以批判和寻根问底的精神去探讨一切课题。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欧洲进步思想的核心内容及产生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其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形成于中世纪的《罗兰之歌》《尼伯龙根之歌》,主要歌颂中世纪骑士英勇善战,视死如归,无条件的忠诚于国王和自己的国家。以上作品对骑士阶层的歌颂折射出(     
A.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B.西欧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
C.西欧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D.西欧骑士阶层的道德理想
7日内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1648年,象征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和约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在这之后,欧洲各国几乎都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而战,不再有为了某一神圣原则而战的情况”。这说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B.发展了近代主权国家理念
C.实质是维护欧洲封建体系D.巩固了西欧天主教会势力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0年11月,国民政府完全停发中共方面的抗日军饷,对海外华侨和后方进步人士的捐款也停止向边区汇兑。这样,外援断绝,边区财政遇到了空前的困难。在严峻的情势下,党中央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掀起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这一举措(     
A.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促使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C.巩固了抗日民主联合政府D.坚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战决心
7日内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进展:从距今约5800年至约3500年可划分为中华文明的古国时代,其中距今5800—5200年前后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此成果将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线向纵深推进了约五六百年,由此可知(     
A.对中华文明起源有了更深刻认识B.古国时代中原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
C.历史学发展取决于考古技术进步D.牛河梁遗址表明中华文明已经形成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一位同学的搜集的史料,通过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史料一《逊位诏书》:“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史料二《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A.保障了晚清到民国权力的和平过渡B.体现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
C.维护了近代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D.完成了民主共和政体的实践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21875年,大约20万中国人移民到了加利福尼亚。一些人,如陈兴发,买了船票,在淘金热中发了财;然而大多数人作为契约劳工从事种植业或者参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筑,还有5万中国移民去加拿大淘金,或去加拿大修筑太平洋铁路。日本和中国的移民来到秘鲁,或在沿海的棉花种植园中工作,或开采海鸟粪生产肥料,或修筑铁路……移民为美国社会带来了新鲜血液,他们的音乐、舞蹈、节日、运动和语言,丰富西半球的文化多样性。拖家带口的移民通常集中在特定地区。然而美国本土的白人公民对于如此多的新移民开始感到不堪重负。对外国人的厌嫌常常使本土白人对如潮水般涌入工业城市的移民产生敌意:1882年美国政府明令禁止中国移民进入美国,1907年禁止日本移民进入美国。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台湾已不再是闽粤人口外迁的主要方向”,而海外移民则成为沿海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粤东生齿过繁,久有人满之患。三十年以来,谋生海外者,其数既逾百万。其始多不肖奸民,脱逃转徙,以外国糊口较易,稍稍艰衣缩食,便能捆载而归;后遂有正经商人,携本觅利者”。五口通商后,尤其是在太平天国战争爆发以后,闽粤地区向海外迁徙人口剧增,如福建“漳泉两府,地稀人稠,居民贫困者多无以为谋生之术,幸海禁大开,于是相率出洋谋食者近至四百万人之多,皆散见于南洋各埠,几于无处不有华人足迹,极一是时之盛已”。

——摘编自陈振江主编《中国大通史·清(1840191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为排斥亚洲移民而采取的措施以及亚洲移民浪潮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海外移民不断增加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苏联(含沙俄、苏俄时期)与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即设定1913年指数为100,以此为基准两国各自工业产值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③处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首位
B.②处苏联工业生产发展得益于苏联模式建立
C.①处美国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得益于工业革命
D.④处美国工业发展遇挫主要受“滞胀”的影响
2024-06-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知,该讲话意在(     
A.指导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B.为认识基本国情奠定了基础
C.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D.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2024-06-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采取军功爵制使秦人“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成为秦统一六国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秦统一后不过十余年,由河南阳城派往渔阳(今北京地区附近)的戍卒却揭竿而起反抗“暴秦”,这反映了(     
A.官僚政治的弊端B.大一统下的新矛盾C.政治变革的局限D.经济基础的封建化
2024-06-0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