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画家黄休复提出绘画的“逸”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得之自然,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第二是“笔简形具”,形神兼备。当时绘画讲求“逸美”观点出现的背景是
A.由于理学的兴起,绘画注重意境
B.儒佛道三者开始融合,影响画家创作
C.大批文人入仕无望,借物言志
D.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绘画风格
2018-11-11更新 | 287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卷一
2 . 1875年,总理衙门官员郭嵩焘认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法”。这一观点
A.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B.批评了师夷长技的认知缺陷
C.反思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D.提出了变革政治的迫切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尔纲先生经考证后认为《水浒传》应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前部分成书于元末明初,后部分成书于明中叶。有此判断的原因之一,是《水浒传》的主题思想由“替天行道救生民”转变为“替天行道存忠义”。由此可知
A.史家对史料的解读带有强烈主观色彩
B.只有大量的考证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C.理性判断与解释利于历史研究的突破
D.历史研究的深入唯有依赖丰富的史料
4 . 有学者认为:“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该学者对上海纺纱业与缫丝业的前途感到“渺茫”,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国家尚未实现独立
B.日本正在侵略上海
C.金融体系尚未优化
D.工业结构不够合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古史记载,商代饮酒之风盛行。微子启曾指出股人亡国的原因:“我用沉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天毒降实荒殷邦,方兴沉酗于酒。”由此可以推断
A.酗酒盛行是导致商亡的根源
B.酿酒业的兴盛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
C.商代谷物生产获得一定发展
D.商代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缺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
A.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
B.是造成大萧条的原因之一
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