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著作的书名往往可以勾勒出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

材料 以下是方志远著《国史通鉴》丛书部分书名,隋唐五代、宋辽金元及明清卷还在整理之中。

天下大势:远古先秦卷
山河万里:秦汉三国卷
乡关何处:两晋南北朝卷
……
请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历史时期,给即将出版的后续著作拟定一个书名,并说明拟定的理由。(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1-0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确定历史的发展主线并加以研究是认识历史发展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一体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线索,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出现许许多多不合理、不平等和非正义的规象,带来剧烈的动荡、混乱和各种痛苦。因此,世界近代史中便充满了各种各样反抗奴役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这成为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另一条线索,这些斗争虽然带来了全球性的对抗与分裂,表现为一种与一体化相悖的离心倾向,但它有助于纠正世界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不平等、非正义的现象,从而使世界日趋公平和谐,因此,一体化与合理化这两条主线贯穿于世界近代史,世界历史也因此在这两大板块的互动中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

——摘编自王玮主编《世界近代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确定两条历史发展线索,就这两条线索之间的联系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所定线索不得与材料重复,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9-22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前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3 . 寻找霸陵

20211214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线上会议,公布了关于“汉文帝霸陵位置”的重大考古发现。

材料一   治霸陵(汉文帝)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帝本纪》

高祖薄姬,文帝母也。……孝景前二年崩,葬南陵,……近文帝。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元光六年崩,合葬霸陵。

——《汉书·外戚传》



(1)从材料一和地图来看,霸陵的修建体现了中国哪些传统文化?

材料二   东汉应劭为《汉书·文帝纪》作注时,因汉文帝曾说“以北山石为椁”,就作了霸陵“因山为藏,不复起坟”的注释。元代骆天骥《类编长安志》记载: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由于凤凰嘴的整个山形很像帝陵封土,在地势加持下,明清多位君主来凤凰嘴纪念汉文帝,并在山前立满碑石:“康熙二十七年御制碑”、“雍正元年祭祀碑”等。20世纪上半叶,多名中外学者先后到凤凰嘴考察,都认为凤凰嘴就是霸陵。


(2)依据材料二,说明后人认为凤凰嘴就是霸陵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2017年开始,考古人员对距离凤凰嘴两公里处的江村大墓外藏坑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大量线索。

发现一江村大墓是一座有四条墓道的特大“亚”字形竖穴木椁墓,地面没有封土,在外藏坑里发现了大量陶俑、陶器等。
发现二外藏坑出土了几枚直径不到1厘米的印章,分别刻有“中司空印”“车府”等字样,是明器官印的象征,具有官署机构的性质,相当于100多个官署机构围绕墓葬分布。
发现三窦皇后陵位位于江村大墓东北,墓葬也是呈“亚”字形竖穴扩木椁墓,一条东西长约1200米左右,南北宽860米左右一圈的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窦皇后陵合围在一个大陵园内。江村大墓西南约3公里处是薄太后南陵。


(3)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三个重大的考古发现。
2022-10-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巴拿马运河的变迁

时间事件
16世纪西班牙国王下令进行运河开凿的测量,受限于技术条件和拉美独立运动的开展,运河开凿没有进展
1879法国全面负责运河开凿,因流行病发生及财政困难,挖掘工程于1889年停止
1901美国获得开凿,经营和管理运河的特权。随后,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条约,规定巴拿马不得在运河区执行国家主权,由美国任命总督,施行美国法律并驻军
1914运河正式通航,沟通了两大洋
1963迫于巴拿马群众要求恢复运河主权的斗争,美国同巴拿马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在运河区同时悬挂两国国旗
1964美国撕毁协议,连续几天单独升美国国旗,引发了巴拿马反美爱国风暴
1977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的新约
1999巴拿马于1231日正式收回运河主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巴拿马运河的变迁”折射出的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或趋势进行阐释。(要求:具体点明历史发展的线索或趋势,再进行阐释)
2023-11-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技术陷阱:自动化时代的资本、劳动力和权力》一书以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史为线索,将各个时期的技术发展与相应的经济、社会状况概括为“大停滞”(前工业时期)、“大分流”(工业革命时期)、“大调平”(电气化时期)、“大反转”(自动化时期)等阶段。贯穿几个时期的核心线索是:技术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对工作的变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和工人收入的影响,技术的触角深入到政治、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时期含义
“大停滞”(前工业时期)在工业革命前,全球人均GDP经历了长期的增长停滞,直到1800年左右,即工业革命后才以惊人的方式开始起飞。
“大分流”(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国家内部的大分流,是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大分流。
“大调平”(电气化时期)进入20世纪以后,以电气化和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则进一步促进了工人收入水平的增长,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拉近。经济史学家将19001970年这一时期称为“历史上最大的调平”。
“大反转”(自动化时期)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自动化与计算机时代,由大量中等技能工人构筑的美国中产阶级开始没落,中低技能工人的收入停滞甚至下降。那些未能通过高等教育获得足够应对高科技时代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的劳动者,正在被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所淘汰。

提取表格信息,围绕“技术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自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2-0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纵观近代中国百年巨变,前后相继,波澜壮阔,从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
A.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B.历史进步的基本趋势
C.历史过程的因果关联D.历史变化的循环往复
2020-07-11更新 | 3615次组卷 | 50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面所列是1840年至1901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①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②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③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A.中华民族的奋起
B.西方列强的入侵
C.晚清政府的改革
D.近代的民主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