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说中的历史《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杰出长篇讽刺小说,成书于乾隆年间,主要描写了明清时期的社会图景。如表节选了部分章回情节。

章回情节备注
18(杭州)文瀚楼店主人道:“目今我和一个朋友合本,要刻一部考卷卖,要费先生的心替我批一批”,“合共三百多篇文章,不知要多少日子就可以批得出来,我如今扣着日子,好发与山东、河南客人带去卖。”书中记载了一种职业叫“时文(科举时代应试的文章)选家”。书坊为编选时文集,会聘请熟悉科举考试规则、却屡试不第的文人住在书坊楼上,供应食宿,并付给酬劳。

(1)根据如表,提取章回情节里的两则信息,并分别指出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
(2)如何客观认识小说的史料价值?
2024-01-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有同学研究“近代中日文化重构”问题,收集了以下两组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组

   
图1照片《买办和他们的洋老板一起吃西餐》(晚清中国)

   
图2杨洲周延的木版画《鹿鸣馆内跳交际舞的场景》(日本明治时代)

第二组

清末广州的一位商人,随朋友到十三行中参加西餐宴席,在餐饮之后写信寄给北京的友人讲述吃饭情形:“他们坐在餐桌旁,吞食着一种流质,按他们的番话叫做苏披。接着大嚼鱼肉,这些鱼肉是生吃的,生得几乎跟活鱼一样。我目睹了这一情景,才证实以前常听人说的是对的,这些‘番鬼’的脾气凶残是因为他们吃这种粗鄙原始的食物。”

——摘编自郭晔旻《西餐如何走上中国人餐桌》

明治时期日本有人这样评论鹿鸣馆的舞会,“黄色皮肤的脸面,佩戴着羽毛装饰,来细腰,手拿西式小饰物的日本女性,合着西洋音乐,踏着斯拉夫舞步。这是日本人为了看上去像西洋人而做出的滑稽而悲哀的努力。”

——摘编自《鹿鸣馆:日本欧化主义的象征》

(1)分别阐述每组材料对研究“近代中日文化重构”的价值。(请从史料类别、内涵和作用等角度作答)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日两国文化重构中的共同特征。
(3)除上述材料之外,全面研究“近代中日文化重构”问题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至少列出两种)
3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摘编自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图1                                                                    图2

1出土3.6万枚秦简的湘西里耶古城“中华一号井”,秦简多为当时的官署档案,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大部分简牍属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时期,其纪年由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到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记事详细到月、日。

2游客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参观“秦简文化墙”时,面对两千多年前的世界上迄今已知最早的“九九乘法表”,一边拍照,一边赞叹。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天下之士对秦统一天下所持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湘西里耶秦简对于研究秦朝历史的价值。
(3)有人据地理位置判断,此时期的里耶古城应处于楚国的统治之下。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3-11-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学习西安事变,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材料   ①如图为《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

2018年《日本侵华与中国全面抗战》围绕全面抗战时期集中整理了多位知名学者学术论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1981年影视作品《西安事变》


分析材料中三种史料的史料价值的高低,说明你的理由。
2023-05-22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记载出处
赵飞燕为了毒死怀有汉成帝后嗣的宫女曹官,指使人给狱中的曹官一个小绿箧,“箧中有襄药二枚,赫蹏(单薄小纸)书曰……”《汉书外戚传》
(汉章帝)令自选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传各一通《后汉书贾逵传》
蜀国都护李严写信“书六纸,解喻利害”《三国志吕凯传》

史料价值说明:材料一选自官方正史,可用于研究汉代至三国造纸术发明和早期纸的使用情况。

材料二   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潔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摘编自【西晋】傅咸《纸赋》

材料三   造纸工艺流程:备料→蒸煮(第一次煮料,加石灰)→洗浆→蒸煮(第二次煮料,加草木灰水)→沤制(淋草木灰水)→打浆→配浆(入纸槽加纸药搅匀)→压榨脱水→焙干成纸。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参照材料一的史料价值说明,分别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对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价值。
2022-11-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张择端,北宋绘画大师。宋徽宗赵佶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其留世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作品气势恢弘,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作由城郊、河桥、街市三个部分组成,把熙攘纷繁的人物、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等安排得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1)就表现形式而言,指出材料一所示画作的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清明上河图》的史料价值?
7 . 下图为唐初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展现了“汉武帝(前131年—前87年在位)部下击败匈奴后带回战利品‘祭天金人’”和“汉宣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不知祭天金人名号故派张骞出使西域问佛”的场景。

《张骞出使西域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幅壁画的史料价值。
2023-03-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墨西哥三文化广场

“三文化广场”是由代表三种不同文化内涵的建筑组成:古代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祭坛遗址、16-17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修筑的教堂以及20世纪50年代现代建筑风格的外交部大厦,这些建筑奇妙地共存于一个广场上。它的“灵魂”是铭刻在广场纪念碑上面的碑文“1521813日,曾经被夸乌特莫克(阿兹特克人首领)捍卫着的特拉特洛尔陷入科尔特斯(西班牙殖民者)之手。这不是胜利,也不是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日的墨西哥。”

——摘编自张家哲《站在墨西哥城的三文化广场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墨西哥三文化广场代表的三种文化类型及其整体文化特征,并分析其蕴含的史料价值。
9 . 秦泰山刻石,为秦始皇嬴政封禅泰山“以颂秦德”所立。影响最大的秦代刻石有七块,其中六篇载于《史记》,《峄山刻石》因拓本而流传至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刻石节选


峄山刻石: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琅琊刻石: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除疑定法,成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轻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对极北地区的泛称)。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材料二 《峄山刻石》局部∶皇帝立国,维初……



提取材料一、二的历史信息,并从可信度和研究价值两个方面阐述上述材料的史料价值。
2022-11-1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联盟校(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氏乡约》。《乡约》勾画出一幅以社会教化为纲的基层社会治理蓝图。乡约规定:“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家朱熹对其改进,乡约在农村治理和教化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摘编自包智俊《蓝田吕氏乡约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治理影响研究》

材料三   明朝正德十三年,南赣巡抚王阳明在江西地区颁行《南赣乡约》,将明太祖的“圣谕六言”与《吕氏乡约》的四规条结合在一起,开启了乡约以圣谕为原则的先河。隆庆元年,朝廷申令“郡邑各立乡约,率众讲演孝顺父母六谕”。万历十五年,明神宗令各地督学和地方官宣讲“圣谕六言”,推行乡约。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在全国推行乡约,形成了通过乡约治理基层社会的统治特色。

——摘编自董建辉著《明清乡约: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


(1)简要分析材料一、二对研究古代乡约的史料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与《吕氏乡约》相比,明朝乡约制度发生的新变化。
2023-03-2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