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1 道试题
1 .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学界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可谓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6世纪所创作的马尼拉大帆船版画:5艘马尼拉大帆船停泊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港口,水手通过小船接驳上岸,岸上码头的工人准备卸货。图216世纪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即“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与疾病。因为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1的史料价值,并指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
2024-06-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捉拿康梁二逆演义》成书于戊戌政变后不久,是以康梁为题材的时事小说。其时事材源,既有京报或报刊转载的奏折、上谕等官书,也有当时的新闻报道,还有一些士大夫口耳之间流播的传闻,见于同时代书信、笔记等私家材料。据此理解准确的是(     
A.该书是一手史料,史料价值高B.该书有艺术加工,史料价值低
C.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戊戌变法失败有其经济根源
3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黑石号”是1998年在印尼附近海域打捞出水的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唐代沉船。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石号”可能是当时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依据航运线路分析,学者普遍认为“黑石号”应该是从扬州出港,目的地是波斯湾,沉船年代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船上满载中国货物,仅瓷器就达67000件,产地包括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地方窑等。出水的诸多瓷器,其图案与纹饰都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如飞鸟、摩羯鱼等。“黑石号”承载的宝藏印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北岸的西亚、北非诸国已存在规模巨大的海运贸易。

——摘编自周靖、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黑石号”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如果继续深入研究,确证“黑石号”是从扬州出发的,你认为还能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来证明“黑石号”的真实性,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4-06-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兴,著为规条,巡方督学,岁上其事。大者赐祠祀,次亦树坊表,乌头绰楔(官署牌坊),照耀井闾,乃至僻壤下户之女,亦能以贞白自砥。其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虽间有以文艺显,要之节烈为多。呜呼!何其盛也。

——《明史·列女传序》

隋唐
12232152271419482
192912286882841
合计141612743582912323

材料二   自明代中期以后,妇女生活出现了重大的转向,从当时浙江永嘉县的实例来看,妇女不但“行鬻于市”,即公开在市场从事买卖活动,而且轻率出入官府公庭,涉足诉讼案件。在广东的琼州,“妇女出往市行走买卖”,亦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陈宝良《明代妇女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转向》

材料三   女主人公周胜仙偶遇樊楼酒肆的小老板范二郎,“四目相视,俱各有情”,周胜仙心想,“若还我嫁得一个似这般子弟,可知好哩!今日当面挫过,再来那里去讨?”于是她主动向男方传递爱慕之情。

——据《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白娘子爱上许宣,在向许宣表明心迹时,说道:“小官人在上,真人面前说不得假话。奴家亡了丈夫,想必和官人有宿世姻缘,一见便蒙错爱。正是你有心,我有意。烦小乙官人寻一个媒证,与你共成百年姻眷,不枉天生一对,却不是好。”许宣听后欣然接受。

——据《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明代妇女状况是否矛盾?请予以说明。
(2)指出材料三在研究明代妇女问题时的史料价值。
2023-11-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中华文明独具特色,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材料一


材料二   晚清时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努力探求救国之道。



(1)根据材料一,指出表中①②③的史料类型。任选两则史料分别说明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请将时间轴中①②所代表的晚清时期的探索补充完整。在四件大事中任选一件,说明其实践效果。
2023-12-1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金桥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某同学在开展关于“玉米在欧洲的传播”的主题研究时,搜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某岛)岛民们也用一种小米容易地制成面包,该小米类似于米兰人和安达卢西亚人大量存在的那种。该小米棒比手掌略长,一头略细,约有手臂的上半部那么粗。该谷粒具有豆粒的形状和大小。当它们生长时为白色⋯⋯磨成粉时雪白。这种谷粒叫“玉米”。我的信使也将带给阁下一些他们用以做面包的那些种子。

——参与过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的安格勒利亚,于1494年5月3日致罗马教廷国务大臣的信件

材料二 1542年出版的《植物志》中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

【注】这幅图是画家阿·米耶尔直接采画自生长着的玉米,再由一位素描师把彩图转化为黑白线圈,1542年,被录入在德国植物学家摩恩哈德·福克斯编基的《植物志》中印刷出版。


材料三 1582年威尼斯贵族孔塔里尼家的一份“田地播种计划”表明,他们家的佃农已在一块夏季遭涝的田地上种玉米。1584年,玉米出现在威尼斯一个农民死后的农场财产清单中。1588年,玉米成为一个农场主送给罗维戈的圣巴托罗缪修道院礼品的一部分。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栽, “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赖以维生的资源”。


指出材料一、二、三各涉及哪种类别的文献史料,并分别说明其对研究玉米在欧洲传播的价值。
2024-03-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门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宣传口号

提出时间口号
1949.10.03“拥护共同纲领”“拥护中夹人民政府”“拥护人民民主专政”
1950.02.12“人人是先生,人人是学生,人人要问,不论老少,人人要识字”
1950.11.12“准备最好的粮食,献给国家,保卫祖国”
1950.11.18“稳定物价,加紧生产,加强劳资团结,搞好公私关系”
1950.12.17“缴完翻身粮,赶快闹翻身,好好把田分!”
1952.07.04“男女一齐发动,男女平等,反对打骂,婚姻自由”
1953.10.01“发动增产节约竞赛,继续提高管理水平,为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而奋斗!”
1954.03.03“搞好生产迎接普选”
1954.03.23“边生产,边建社!搞好生产,争取入社!”
1956.05.02“亚非各国的友谊万岁!”“拥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4-03-06更新 | 413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十五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厚捉钱以摄士人,使之俯就,一婿之千余缗。

——(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   薛居正子薛惟吉之漦妇(即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取。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三

材料三   宋代妇女再婚的事例共有61例,其中再嫁者55人,三嫁者6人。

——(宋)据洪迈《夷坚志》(文言志怪集)整理


指出上述材料的史料价值,对材料中的历史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2023-12-2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等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59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画作中,有14家丝绸店,22家棉布店。米市附近商旅如织,水运繁忙,有服务设施行业如酒楼、饭馆、珠宝、玉器、古玩等8家烟店中3家标出“(福建)浦城建烟”的招牌,还见许多钱庄字号。城郊的木渎镇和枫桥镇在图上也被尽情描述出盛采风貌。

——摘编自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盛世滋生图》的史料价值。
2023-08-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学段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整编自杜洋《姑苏版画古风东游记略》

上图是《姑苏万年桥图》,是由神户市立博物馆收藏。这幅画上方有一首颂诗,占据了很大的面积,落款为“庚申冬十一月”,庚申年为乾隆五年。这幅图最大的亮点是写实,画面从胥门内逾越城墙向万年桥对岸,到对岸即止。近景看似为胥门里临内城河岸的街市、人家,实则主画面指向一架通东西的万年桥。崭新的桥面上有园林式的铺地,桥上有官员视察,而且不是一位官员,前呼后拥,有随从打着伞,有随从擎着芭蕉叶的大扇。官员有的在桥面,有的在台阶上,有的在桥下,有的则正在作迎接状,侍从者或带刀,或拉棍,或拎着鞭子。整个画面由近及远向外推展,能够清晰地看到四个层次,从墙上的文字也可以看出它们的分布区域。在临河建筑的对面,则是一排品种丰富的店面,店号名称一览无余。自北向南,依次有酒店、卦摊、杂货店、中药铺、烟店、布店、酒馆等,一直延续到胥门。在此有必要提及,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到了康乾时代,也就是被认为的全盛时期,一定是受到了西方美术的影响,大量出现运用远近透视、光影明暗等技法绘刻的作品,它们以装饰用途为主,开张较大,题材新颖。苏州版画受到西方绘画特点影响后,能全面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更加写实逼真,栩栩如生,让初见的国人感到新奇、惊异,甚至震撼。由此这类新品成为潮流,一些画店直接在画作上注明“仿泰西笔法”。


从材料中提取三条历史信息,分别说明其对于研究清代历史发展状况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3-06-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