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任何背景的才德之士都可通过考试出任官职;当然,富裕家庭和权势人物的子弟更有时间接受教育。在宋朝,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任何近代前或甚至很多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   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是,执政官按照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在审理一切涉及外邦人讼争案件中,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图一所示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图二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开创的?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图一到图二的演变呈现什么趋势?
(2)材料二中“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的现象与当时哪一制度密切相关?这一制度的实施对宋朝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 .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
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
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
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
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2019-06-07更新 | 94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末以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组织的相继成立,这些都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减弱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4 . 下表反映了1995—2002年世界最大五百家公司的情况,据此这一时期
世界最大五百家公司的国家分布表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其他地区
199515114929444483
199918410038424096
200219788333537110

A.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
B.第三世界正在崛起
C.西方强势地位明显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019-05-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大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图表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包括

①资本家逐渐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
②股票呈现分散化趋势
③资本社会化趋势加快
④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8-02-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湾里区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检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要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
B.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C.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
D.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2018-01-19更新 | 286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汉唐时史书里一提及“兼并”,就带有贬义,比如“豪强兼并”。到了宋以后,骂地主“土地兼并”的说法越来越少了,而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了。这说明
A.历史结论总是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
B.历史解释随时代变化而发生变化
C.同一现象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认识
D.史书记载受朝代更迭的影响较大
8 .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2019-07-18更新 | 1857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考试历史试题
9 . 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10 . 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A.反映了内阁权力向议会的延伸
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D.说明内阁左右了议会的立法
2018-11-10更新 | 2162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