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中国近代若干人物的思想主张

时间人物
主张
19 世纪40年代魏源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9 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皆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9 世纪 90 年代
梁启超非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
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20 世纪初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从表中任意选取一个人物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析。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约瑟夫·张伯伦和他的时代英国史学家马里欧特称赞约瑟夫·张伯伦是“在目前所评述的这段时期内,英国所有政治家中最富有代表性、也最有影响的人物”。

◆生逢盛世
1836年,约瑟夫·张伯伦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资产阶级家庭。
1854年,加入叔父的螺钉生意,成为著名的螺钉生产商,产品不仅占据了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海外。
◆社会变革
1867年,建立全国教育同盟,强调教育改革“是补救的开始,它可以为工人阶级带来较高的工资和比较健康的生活,减少贫困和犯罪,改善居住条件”。
1873年,成为伯明翰市长,大兴市政建设,改善道路、照明和供水,清除贫民窟,完成对市中心的改造,将脏乱差的重工业城市变成了英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殖民地会议
1895年,面对各国激烈的殖民竞争和帝国内部的离心倾向,担任殖民大臣的张伯伦,积极推动帝国扩张,并创立殖民地会议制度,宣扬帝国共同利益、责任。
1897年,张伯伦召开第二次殖民地会议,要求改变帝国成员的薄弱联系,将帝国变成英国和各自治领的“合办企业”。
◆关税改革运动
1903年,面对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和美国、德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冲击,张伯伦组织“关税改革同盟”,修改自由贸易政策,向对英国产品设立关税壁垒的外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并对来自殖民地的商品实行关税优惠。

注:约瑟夫·张伯伦(1836-1914)是英国前首相内维尔·张伯伦的父亲,著名政治家。

——摘编自王蒂《约瑟夫·张伯伦和他的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约瑟夫·张伯伦的改革措施进行评述。
3 . 有学者评述:“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管理中,自然延伸出一种‘古为今用’的三段论:不遗余力地包装文化遗产;兢兢业业地将文化遗产中报为‘世界级’;迅雷不及掩耳地将文化遗产货币化。”该学者认为这种“古为今用”的做法(     
A.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可度B.背离了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
C.忽视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效益D.保护了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多样性
2024-02-12更新 | 362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