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24 道试题
1 . 如表为1870年、1913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其中,丁代表的国家是(     
国家年份
1870年31.8231013.2
1913年1438616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今日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西亚北非地区出现了世界上较早的文明,先后兴起了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的强大帝国,他们已经有了文字,在艺术、科学和社会组织方面也相当进步。该地区孕育出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得益于(       
A.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B.地域及部落间战争的频仍
C.洲际交流活动的便利D.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
3 . 如表为20世纪60至80年代拉美国家建立的部分经济组织。据此可知(     
建立时间经济组织
1960年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
1962年中美洲共同市场
1969年安第斯集团
1975年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1981年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A.南北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B.拉美国家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C.国际经济旧秩序逐步瓦解D.拉丁美洲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今日更新 | 2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尽管不认同英国诽谤其同胞的行为,但他制止了任何印度人对英国规则的言语攻击,甚至帮助英国招募士兵。其做法体现出(       
A.非暴力斗争方式的缺陷B.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国大党与英国联系密切D.甘地独特的斗争哲学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6年4月,联共(布)中央向全党发出通知,要求每一个党员,党内外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养成极大的责任感,节约每一个苏维埃卢布和戈比。同时,苏维埃国家尽量设法增加工业和商业的利润,实行严格的节约制度,发行公债,努力吸收居民的游资。这些举措出台的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开始全面实施B.政府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C.计划经济模式已基本形成D.来自法西斯德国的威胁日益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尧舜活动的晋南地区,出土了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陶寺都邑遗址,并在其中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确定节气的天文观测设施和着意展示来自不同地区仪式用品的大型“王墓”。《尚书·尧典》对其亦有“协和万邦”“光被四表”等记载。这体现了,当时(     
A.部落战争的频现B.早期国家的萌芽C.官僚体制的确立D.多元格局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为中国1864—1884年间进出口平均税率(%)变动情况统计表。这一变动趋势(     
年份18641869187218791884
进口5.225.175.935.896.01
出口9.249.1010.0210.2211.59
A.体现了政府关税自主的意识B.不利于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C.适应了近代国际贸易的准则D.折射出小农经济形态的稳固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5—12年级学生的世界史综述与内容
时代1  人类社会的起源
时代2  早期文明与游牧民族(公元前4000—前1000年)
时代3  古典传统、主要宗教与伟大帝国(公元前1000—300年)
时代4  交流与相遇的扩展性地带(300—1000年)
时代5  两半球交互作用的增强(1000—1500年)
时代6  第一次全球化时代的出现(1450—1770年)
时代7  革命的时代(1750—1914年)
时代8  半个世纪的危机与成就(1900—1945年)
时代9  1945年以来的20世纪:机遇与挑战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世界史(节选)

——译编自《National Standards for World History》

(1)你认为将时代7命名为“革命的时代”合理吗?请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释。
(2)在不同史观指导下,人们会对历史产生不同认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时代9提出一条修改意见并说明依据。
2024-06-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时,统治者提倡“敬天”“敬事上帝”,强调“四时致祭以常保天命”。但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法家强调“敬上奉法”而不言“敬天”,庄子主张“时祀尽敬而不祈喜”。这一变化反映出,先秦诸子(     
A.注重关注人世现实B.沿袭西周天命思想
C.提倡融合百家精华D.着意迎合诸侯需求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几乎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迁徙的过程中,既有江北人士持续移居江南,也有统治阶级为了调整边疆人口分布,免遭敌对政权掳掠,将人口往内地或军事重镇的迁移,还有将南方少数民族粗暴地驱赶下山以补充兵员、营户和奴婢的行为。此外,一些民众根据自身需要而非受强制性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自行流动也已经出现。

——摘编自郭林生《南北朝和隋朝人口研究》

材料二   晚清时期,出洋华工群体以福建、广东地区的为多,流入地区遍布世界各地,尤以东南亚、南美地区为大宗。19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旧金山一带发现金矿,加之受已在海外发财致富的华人影响,急需大量劳动力的美国也被华人认为是淘金之所。在贩卖华工所带来的可观利润刺激下,英国等殖民主义者纷纷进行惨无人道的苦力贸易,以至于在华工出洋合法化前,已有大量华人被西方人口贩子拐卖出洋。

——摘编自赵薇《晚清华工出洋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南朝人口迁徙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华工群体出现的原因及其贡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南朝及晚清时期的人口迁移进行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