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给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材料中的“新办法”是指(     
A.一国两制原则B.民族自决原则C.一个中国原则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材料   胡寄窗(1903-1993),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首任会长。四川天全人。曾创办《经济学报》《经济论评》杂志。

胡寄窗所著的三卷本《中国经济思想火》是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讨中国经济思想演变的思想通史,创立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理论新体系。

为了回应“欧洲中心论”对中国经济思想的忽视与贬低,胡寄窗先后出版了多部论著,通过对比分析告诉世界:我们的祖先同样构建了卓越的经济思想。他还认为未来的世界经济学更不必以西方为中心,开创了直接向国外弘扬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成就的范例。

20世纪80年代后期,胡寄窗敏锐地注意到,中国的经济改革可以批判地借鉴国外经济学的有益部分,于是他的研究重点开始从中国经济思想史转向西方经济学说。

纵观胡寄窗的学术生涯,他始终坚持经济学研究“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在“本土”和“国际”的相互融合中,梳理出中国经济思想的演变线索。

——摘编自刘迪《胡寄窗:将中国经济思想史推向世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寄窗的主要成就,并分析20世纪80年代他转移研究重点的背景。
(2)请简要谈谈胡寄窗的学术研究历程对你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线索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历史中形成的一种考察历史的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贯穿于阐述历史的首尾。历史线索不是外注的,是历史自身所固有,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复认识和探索的结果。客体的历史千姿百态,近代的历史更是森罗万象,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研究,即使共同以唯物史观做指导,取径和结论也不会都一样,因此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演绎成呆板的公式,运用其原理,可以这样体现,也可以那样表述,是多样的不是唯一的。矛盾、错综的社会历史,要有不矛盾的思维和线索才有可能理顺。

——陈旭麗《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依据材料中作者的观点,任选中国近代史的一条线索,并按时序对该线索予以说明。(要求:所选历史线索明确合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5-06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