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留学日本的高潮。下表是清朝留学生会馆于1904年对留日学生人数的统计,这种现象反映了(    
省份江苏浙江广东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
人数280191175172563122638126
A.政府鼓励留学政策呈现地区差异化B.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差异
C.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D.南方学子较北方学子更具爱国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观察下图 《太湖地区东晋至清各代水旱灾害比较示意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反比B.政治制度完善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3 . 下图反映了1949-1956年《人民日报》在对外关系中“抗议”和“谈判”两个词语的使用频率统计情况(单位:次数)图中变化折射出我国(     

A.坚决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外交领域的意识形态色彩消失
C.与外部世界的对抗性逐步减弱D.与美国的国家关系已趋于缓和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骤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2021-08-07更新 | 18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回族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关我国官员阶层假日和办公时间据历史学家陈联陞统计:在唐代,一年共有五十三天的节庆假日,元代规定有十六天的节庆假日,明、清时期,节庆假日起初甚至比元代还少。官员办公时间的增多本质上反映了
A.需要有公务员处理的政府职责逐渐的增加
B.分权与制衡降低了各级公务员的办事效率
C.专制王权的强化皇帝更像一个严厉的主人
D.以文取仕的科考制度弊端在明清日益凸显
6 . 据统计,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这个数据达到了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反映了
A.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并未停止实行
B.斯大林模式下苏联机械工业落后
C.经济危机促使美苏从对立到和解
D.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工业
2017-07-19更新 | 227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元朝开科取士共16次,录取进士1100多人,其中蒙古族有300多人,而蒙古族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一共是10000多人。这表明元朝的科举考试
A.促进了元朝政治制度迅速转型
B.体现元朝时已经实现公平公正
C.折射出元曲繁荣出现的原因之一
D.反映元朝实现了国内民族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部分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A.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018-07-07更新 | 311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资料统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从1990年的20:1下降到2006年的16:1.在2003~2007年间,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30%,而同期内以七国集团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10%.这些变化
A.反映出发达国家经济的衰退
B.表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C.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D.表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
10 . 2016年底,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历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都直接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牵涉中国的国家利益。纵观历史,美国的对华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894年成为世界GDP的首强,有资格进行国际规则游戏了。……美国开始积极介入东方事务,它占领了菲律宾以至西太平洋,并开始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但美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又是个军事小国,所以美国进入中国的政策视野并成为可以依赖的国际力量,从国际关系政策角度来讲还是在这个之后。

                                      ——金灿荣等《中国人是怎样看美国的—一个历史的考察》


材料二   (1931年)是年秋期间,胡佛先生全神贯注于全国所依赖,筹划大规模建设计划之重任,在此情形之下,以应付世界面对新危机之时间与精力,所余自属有限,素报不受他国干涉之自由观念者,择于此时,已计划东三省事件之爆发实为适得其时。                            

                                                                    ----—亨利·L·史汀生《远东之危机》


材料三   1941年1月,美国《租借法案》出台,这样,罗斯福在对外援助方面就拥有了广泛的权力。……根据美方统计,战时美国对华贷款为6.9亿美元,按《租借法》给予的军事援助为8.257亿美元。美国的军事援助主要用于陈纳德指挥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和史迪威主持的培训和装备30多个中国陆军师。即为了联合作战,打击日本侵略军。                                 

                                                                    ——薛磊《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四   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的政府不大可能对中国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更不用说对它的思想观点了。但是,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1970年2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美国的对华政策的内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在三四十年代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