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医学博士,平时在地方巡医治病救人的同时进行医学教育,唐玄宗时期制定《广济方》,要求地方官员将其中常用的药方抄写下来,张榜天下,便于在疫情暴发时照方抓药,及时治疗。唐代政府设坊隔离,各州县设立“病人坊”,对病人收容、隔离、治疗,有效切断传染源,集中力量救治病人。唐代各级政府要求及时掩埋因疫致死尸体,禁止病人家属乱抛尸体,督促和鼓励家人将死者掩埋,有效防止通过尸体的疾病传播。

唐代中央政府会在暴发疫情之后调拨粮食发给地方或开放义仓赈济灾民,同时酌情针对灾情大小减免当地百姓的赋税,用以安抚民心维持社会稳定⋯⋯《册府元龟》中记载:“其有一家长大者皆死,所余孩稚十二至襁褓者,不能自活,必至夭伤,长吏勒其近亲收养,仍官中给两月粮,也具都数闻奏。”官府规定了对遗孤的近亲收养制度,而且会予以补助两个月的口粮,用以保障这些遗孤。

——摘编自代有利《唐代防疫体制及启示》

(1)概括唐代疫情防护的主要措施。
(2)分析古代防疫对现代防疫有何启发。
2024-06-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考古工作者近年对广东肇庆市进行文物勘探与抢救发掘,共清理出汉朝至南朝时期墓葬9座,其中3座为汉墓、1座东晋墓、5座南朝墓。这些墓群规模宏大,排列井然有序,相互之间无叠压打破关系,随葬品丰富。对此合理的认知是,这些墓葬(       
A.未受到中原政权更迭影响
B.始终得到后人世代有效保护
C.可能属于名门望族的墓地
D.说明南朝厚葬观念最为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82年2月28日《申报》以“开平近闻”为题报道:“开平矿务局经唐观察创办以来目下已建有铁路,规模大廓气象一新,运煤之车络绎于途,产煤之区开采不竭,且煤质既佳而价值又廉,销路极为繁盛,该处向本肃瑟现已成为大市落矣。”这反映出(       
A.交通条件的改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洋务运动抵御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C.开平煤矿加速了周边的城市化进程D.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已发生改变
2024-05-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60年代,活跃在全国农村大地的乡村医生数量一度达到150多万名。他们响应中央号召,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白天务农,晚上给农民送医送药,被农民群众亲切的称呼为“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的活跃(       
A.反映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走向完善B.极大降低了农村新生儿的死亡率
C.说明农民群众的健康开始受到重视D.缓解了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
2024-05-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分析14世纪的欧洲时说:到了14世纪早期,一些城市人口超过5万,佛罗伦萨甚至达到了10万,人口的增长,使得城镇规模得以扩大,这种看似良好的发展势头下,隐藏着可怕的危机。整个欧洲社会沐浴在繁荣之中,但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这可以用来分析(       
A.人地矛盾的重大困境B.近代来临前的曙光预兆
C.市民阶层的自治危机D.黑死病爆发的社会环境
2024-05-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6 . 秦直道在修筑之时穿过了鄂尔多斯高原等。从考古发现来看,鄂尔多斯地区凤凰山汉墓出土的壁画不仅技法娴熟,而且内容丰富,出行图、庭院图、宴饮图、百戏图、射弋图、围猎图、放牧图、牛耕图应有尽有,画中人物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这从侧面反映出(       
A.秦直道的军事功能被弱化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
C.游牧民族逐渐走向封建化
D.秦代交通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2024-05-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6年,阿根廷正式宣布独立,1862年,结束了长期的内战。面对美国、欧洲对皮革、羊毛等产品的巨大需求,阿根廷进一步扩大农牧业生产。为解决劳动力的不足,阿根廷鼓励各国移民,至1914年,欧洲农民定居阿根廷的达到330万人。面对资金不足的困境,外国资本成为阿根廷经济发展主要资金来源。1913年,阿根廷的出口总额达到5.19亿金比索,40年来年均增长率接近40%。其中,农牧业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接近97%18801914年间,阿根廷这一时期被誉为现代化进程的“美好时代”,是当时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董国辉《18801914年阿根廷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等

材料二   阿根廷的“美好时代”持续到1914年。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使阿根廷的进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样的形势下,发展民族工业成为阿根廷社会的共识。1946年,阿根廷政府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政府大力推动下,阿根廷工业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快时期。战后30年间,阿根廷的国民经济持续发展。197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2.45亿比索,比1944年增加了196.6%

——摘编自徐文渊等《阿根廷经济》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80-1914年阿根廷经济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问题。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二战前相比,阿根廷的经济政策在二战后有什么新变化,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俄国《新讽刺园地》杂志1917年5月刊登的以“民主共和国万岁!”为口号的漫画《他知道》。漫画中一位衣冠楚楚、看起来有些富态的绅士,站在工人旁边滔滔不绝地说:“兄弟,你为什么需要8小时的空闲时间?你的文化程度还不可以像我一样享受时间。”作者没在画中给出工人的答复,但在漫画的标题中写道:“他知道。”此作品反映出俄国(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迫切性B.恢复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C.建立苏维埃政权时机的成熟D.革命深入发展的必要性
9 . 客家人是一支独特的汉族民系,其历史文化是一郎人类文化的缩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宋元之际,客家人开始迁往海外。明清时期,因客家地区人口柴衍过快,山多田少,生活贫困,到南洋谋生的客字人亚多。1820年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开矿山、开发种植因、建海港需要大批劳动力,出洋华工日重。19世纪中叶后,由于内外方面的原因,客家人不断大批迁居海外。……迁居海外的客家人对移居国、祖肝国都作出了巨大所献。1885年完成的美国大铁路的修建,客家人占了华工的大部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亚的容家人中,出现许多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大王”,如“锡矿大王”“橡胶大王”“塑料大王”等。东南亚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客家人,如新加坡总理华光粗和李显龙等。

——摘编自英五钊《论客家人迁秘海外的经历及其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客家人迁徙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客家人迁徙海外的原因及影响。
2024-05-1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1952年3月,新中国发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发起书》,提出亚太人民要紧密地团结起来以保卫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恢复并发展各国间正常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同年10月,新中国在北京召开了37个亚太国家参加的和平会议。这些举措(       
A.旨在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B.彰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有利于展示新中国国家形象D.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2024-05-08更新 | 27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