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在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关口,中华民族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倡导并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图示所指代的史事,属于中国为此而不懈努力的是
A.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根据材料一示意图,概括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趋势,并任选一例说明其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2024-05-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二战后,美苏争锋,冷战局面出现。下图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示意图,结合所学,分析 (  )

A.体现冷战背景下第一次“特种战争”B.折射出美苏意识形态的斗争
C.说明热战有一触即发的危险D.说明苏联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
2024-05-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8世纪王公元前15世纪,是印欧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迁徙。这次大迁徙使得除中国以外的三大古文明受到了冲击并开始走向衰落,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间进行了融合。……印欧人的第二次大迁徙因公元3世纪起匈奴人的西进而引发,难民们冲破罗马帝国边境,并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全线崩溃……占领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广裹领土,各自据地为王。

——蓝琪《印欧人种的第二次迁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材料二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材料三   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种族组成方面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向南北美洲的大批移民,来自欧洲和非洲的大规模迁移把南北美洲改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洲人口猛增,这使得欧洲人在1819世纪大批移居西伯利亚和美洲人烟稀少的地区成为可能。今天,类似的移民潮正在出现,不过是反方向的——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现在,第三世界的人口增长率是发达世界的两倍,绝大多数是青年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期里,大量涌向发达国家。在美国,人口调查局1995年的一份调查透露,8.7%的人口(即2260万人)是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出生的。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印欧人两次大迁徙分别对亚欧主要区域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并结合所学知简析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近现代移民美洲的历史性因素。
2023-04-14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5 . 晚清时期,常关、海关、厘金局三者业务范围变化示意图(如图)如下,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A.清政府财政自主权逐步削弱B.列强资本输出缓慢增加
C.税收机构重叠影响行政效率D.地方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世纪中后期,遭到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城。奥罗修斯记载了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夫说过的一段话。阿图尔夫这样说道: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名字,使罗马的全部土地成为哥特帝国的领土;我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我阿图尔夫应成为凯撒奥古斯都。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桀鸯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以了较为安全的道路,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在无法改变帝国形式的情况下,我希望能作为复兴罗马的发起者传诸后世。

——摘译自《反异教徒历史七书》

材料二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


——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1)据材料一指出阿图尔夫对罗马帝国态度的转变?结合所学分析西哥特人“选择了较为安全的道路”对欧洲区域文化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示意图(注:“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简述该时期“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带来的积极影响。
7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下列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散乱频繁B.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023-04-13更新 | 324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沐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为“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
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观察下面1952年和1957年中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数据的变化,结论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中国建立起完善的工农业体系
C.中国工农业产量已居世界前列
D.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

古希腊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唐代长安城平面图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北方城市是千篇一律的,差异仅在规模而已。城有四墙,各有一门,门上多有楼,“十”字街道连通各门,街道宽敞,官衙分布于城市居中且较高,或者靠北的位置。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城门几丈高》

材料二   近代中国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城市主要是一些开埠通商城市,特别是沿海沿江少数开埠通商的新兴城市现代化发展较快;而原来那些历史悠久,经济较发达的内地城市由于处于封闭状态,现代化起步更晚。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通过开放城市传进中国,而开放城市的社会经济的日益现代化,也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各种以传播现代知识文化为目的的新式文化教育机构应运而生,日益发展。近代中国城市愈发展,农村就愈落后。这些城市在文化上与周围地区相对疏远,在经济上则被当成是获得出口产品的中转站,而不是促进国内商品经济发展的市场。

——摘编自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的特点与外力的影响》


(1)识读材料一的城市平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城市和唐代长安城布局的异同,并分析不同布局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