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匹兹堡和华盛顿等城市一万多个单位的35万工人举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罢工,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八小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B.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到美国
C.工人阶级积极争取合法权益D.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阿拉伯帝国时期的伊本·鲁世德(1126—1198年) 在《关于宗教和哲学之间的一致性》中提出,哲学与宗教并非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人追求现实幸福靠的是现实的哲学科学知识和靠人本身的完善化,而不是靠宗教冥想或摈弃欲望。他的这一思想(     
A.加速了阿拉伯帝国民族交融B.有利于近代人文主义的产生
C.缓和了帝国境内的宗教矛盾D.有助于欧亚民族意识的觉醒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流士为了便于调遣军队,传达政令,除了利用赫梯、亚述原有的驿道外,又修筑了许多新的驿道。驿道沿途设有驿站,驿站附设旅馆,随时都有信差备马以待。从苏萨到小亚爱斐斯的“御道”,是所有驿道中最长的一条,全程2400公里,每20公里设一驿站。苏萨发出的命令和文件,站站相传,日夜不停,7天即可到达终点,而一般商队却要走3个月。另一条重要干线起自巴比伦城,横贯伊朗高原,东达大夏和印度边境。为了保护驿道的交通安全,在沿途各地区和沙漠的边界,在大河的渡江处,都修筑有防御工事和驻扎卫戍部队。

——摘编自谢玉珊、徐虎《大流士一世改革与波斯帝国的全盛》

材料二   影响帝国城市的另一个因素是罗马的道路系统。交通要道把整个帝国连为一体,从伊布拉坎(今天的约克),经由梅蒂奥拉努和君士坦丁堡的陆路,一直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最初,这些交通要道是为了军事和国家目的而开发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帝国早期,但是它们也被广大公民所使用。路上有3种类型的歇脚点:城市、过夜的旅馆和换马的地方。这些歇脚点之间最长的距离大约是20罗马里(30千米),并且一般情况下每8到10罗马里就有一个歇脚点。在很大程度上,主要道路确实将罗马内部联系到了一起。由于人员和货物的经过,沿线城市更容易繁荣起来。

——摘编自【英】西蒙·普莱斯、彼得·索恩曼著

《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道路系统的共同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代帝国道路修建的影响。
2024-03-13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公元前517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下令统一全国货币制度,规定:金币称大流克,每枚重4克,含金量达98%,只有国王才有权铸造金币。行省总督只有银币的铸造权。此外,大流士一世还统一了度量衡制度。波斯帝国此举(       
A.促成了奴隶制国家统一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C.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D.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稳定
6 . 在18世纪的欧洲,土豆经过各国君主的推动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庄园里开始用一部分土地种植土豆来作为口粮,并把剩下的土地用来种植有交换价值的谷物;与此同时,地主也非常乐于推荐农民食用土豆,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大部分直营土地用来搞有利可图的东西。这可用于说明,高产作物在欧洲的传播(     
A.造成了人口急剧增长B.加速了封建经济解体
C.增加了政府备荒选择D.加剧了列强殖民争夺
7 . 传统海洋法将沿海国家的领海限定在3海里范围。20世纪中后期,海洋资源被日益重视,在众多拉美临海国家的倡导下,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将领海延伸至12海里范围内。这一变化表明(       
A.新兴国家利益得到保护B.国际法的领域得到拓展
C.世界殖民体系受到冲击D.生态环境保护得到重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西土司制度最终确立的时间应是元代,明代是广西土司制度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并臻于全盛的时期。元明时代广西的土司制度,是元明封建统治者在总结历代“羁縻之治”与“羁縻制度”的经验的基础上,确立发展并健全起来的一种对广西少数民族进行有效施治的特殊的政治制度与民族政策,具有一定的区域自治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在统一的国家版图内,在封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下,封建中央王朝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结构和风俗习惯不变,通过委任少数民族上层为世袭土官,让其“因其故俗”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封建统治,从而实现王朝中央对该地区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摘自蓝武《广西土司制度的历史渊源与改土归流开始的时间问题辨析》

材料二   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土司制度腐朽没落的弊端日益显露,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意残害,草菅人命,罪恶多端”。广西壮族土司地区出现的上述诸种情形,土司制度失去它“保土守疆”的历史使命时,甚至成了威胁“国防”与地方安稳的力量时,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清朝政府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废除广西土司改设流官,调整土司地区的行政隶属关系,实现对这些地区的直接控制。随着改土归流的推进,广西土司地区的墟市贸易渐趋繁荣,粮食、禽畜山货、药材和手工业产品都成为贸易对象。同时,区域间商贸活动日渐增多,外地商人尤其是广东地区的商人纷纷进入广西土司地区建立会馆。

——改编自崔继来《改土归流与清代广西土司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西土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朝在广西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原因及其影响。
2023-12-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贵百河三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印度棉织品由东印度公司输入英国,很快风靡英国,谓之“棉织物热潮”。而英国的棉织品生产者们自然不会拱手默许,为此他们开始研究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革新,于是工业革命到来了。该学者认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是(     
A.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B.东印度公司的推动
C.棉织品市场竞争激烈D.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某一历史人物被黑格尔誉为“马背上的世界精神”,由于一次著名的战役而成为军事上的失败者,但又由于一部著名的法典成为了西方立法史中一座伟大的丰碑。这位“人物”及其立法“丰碑”是(       
A.查士丁尼和《罗马民法大全》B.格劳修斯和《战争与和平法》
C.拿破仑和《法国民法典》D.罗斯福和《社会保障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