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19501970年中国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部分情况介绍。   

高潮时间引进对象手段规模
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借贷,以货物偿付结算;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强调自力更生共计102.3亿元,按20世纪50年代年均美元比价折合40.4亿美元
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延期、分期付款、补偿贸易43化美元引进方案,总投资的200亿元
第三次20世纪70年代末各类国家大规模借贷,开办合资企业,境外发行外债,出现设立特区思想78亿美元计划,总投资600多亿元

——摘编自陈东林《1564378: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3 . 唐宋八大家提出并发展了儒学的道统说,以孟子承孔子之正道,他们通过解读孟子对儒学经典义理进行深度探求;他们对佛、道两教的态度,逐渐由情绪激烈的反对走向理性平和的辩论。这从侧面表明,唐宋时
A.正统思想频繁更替B.三教合流基本实现
C.文人颠覆汉儒传统D.儒学逐渐走向复兴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典籍中的北宋相国寺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问当拜与不拜?(僧官)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日:“见(现)在佛不拜过去佛。”太祖会心一笑。

——(宋)欧阳修《归田录》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太宗皇帝……命重建三门……亲填金字(匾)额,日“大相国寺”。

——(宋)王振《燕翼诒谋录》

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无所不有。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本朝进士题名,皆刻石于相国、兴国两寺,盖效(唐)慈恩(寺)也。

——(宋)高似孙《纬略》

天子……(按例)上元(节)幸集禧观、相国寺。

——(元)脱脱《宋史》

国朝凡水旱灾异,有祈报(祈求和酬谢上天)之礼(于相国寺)。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

辽国人使(使臣)于相国寺、集禧观拈香,不依旧例重行立(两列站立),其馆伴使副(宋接待官员)……不合依随(没有纠正)……罚金三十斤。

——(宋)寺焘《续资治通鉴长蝙》

(帝)赐高丽使人(使臣)相国寺烧香。

——(宋)慕容彦逄《擒文堂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从相国寺看北宋”这一话题,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解读北宋的社会面相。(要求:可围绕一种或多种面相进行解读。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5 . 宋、元、明清时期的货币演变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期,“每一交易,动即十万”,货币需求量大增。在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阿拉伯等地区的海外贸易中,大量铜币流向海外。钢币还大量流入北方各族,“北界(辽)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沿边禁钱条法虽极深重,而利之所在,势无由止。”为克服铜币缺乏之困,川陕地区使用铁钱,“民苦转贸重,故设法书纸代钱,以便市易。”从而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随着元对宋的统一战争的进行,元政府确定以中统钞回收南宋纸币,统一钞法。无政府强令,凡州郡国土及宗王所辖之地,莫不行钞。到元代后期,由纸币承担起主币的职能。元代汉藏商人的贸易,即所谓茶马互市就很活跃,元朝政府设置榷场,令民携带金银兑换成钞,并通过各种财政支出推行纸钞。元末,大量印制发行纸币,造成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明清时期,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大量产自美洲等地的白银流入中国,一举成为主币。明清时期的农民把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以换取白银向官府交纳。匠户以银代役,使工匠获得独立经营手工业的条件。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大批输往海外,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

——摘编自《从铁钱到银两:两宋金元纸币的价值基准及其演变》《纷繁不稳的明清货币》《元代纸币在西藏地方流通考》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宋、元、明清时期货币的演变进行解读。
2021-07-06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东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