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唐朝时期的绘画题材以释道人物画为主,但至五代时期,绘画题材则转变为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并驾齐驱。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社会现实B.儒学正统地位的消亡
C.包容开放的思想潮流D.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2024-03-2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双方宣布“中法两国应承前启后建立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中英两国宣布发展全面伙伴关系。同年,中国同欧盟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一时期中欧关系的发展(       
A.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B.反映了世界格局的根本性变化
C.得益于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兴起
2023-12-26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4世纪以后,西欧人口减少,土地相对充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粮食价格下跌,许多领主放弃了对庄园自营地的直接经营,允许农民支付一笔钱后离开庄园,自谋生路,领主出租自营地渐成普遍趋势。这种变化导致西欧(       
A.庄园制度巩固B.农民生活处境恶化C.社会转型加速D.自治城市开始兴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面临着来自美苏两个方面的外交压力。中国要减轻外交压力,拓展更广阔的外交活动空间,就必须寻找新的合作伙伴。1964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指出美苏之外的国家都属中间地带,中间地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与美苏之间有矛盾,而且随着自身力量的发展,这种矛盾将日益加深。中间地带发展的趋势将是独立于美苏之外,并能与美苏抗衡的一支强大的国际政治力量。

——摘编自徐如军《论新中国外交思想三个层面的转变》

材料二   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兼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时提出,“只要目标相同,我们也不损害你们,你们也不损害我们”,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希望你们跟欧洲、跟日本合作”,“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这就是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战略。毛泽东亲自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而美国尼克松政府也将对华政策从“遏制”调整为“接触”。19781216日,中美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迎来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高潮。

——摘编自欧阳向英《大国外交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相较于20世纪60年代,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1965—1974年美国集装箱船数量变化趋势图。美国集装箱船运输业的发展(     

                                     图2
注:集装箱于1956年发明并使用,1966年开始全球运输,是国际贸易货物多式联运过程中的重要运输方式。
A.促进了运输工具和技术的变革B.提供了人们出行新方式
C.说明政府重视集装箱船运输业D.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商周时期,神鸟“凤”被视为“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兆,凤纹只在统治阶层专用的青铜器皿、玉饰物件上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凤”的造形各异,陶器、漆器、织物、铜镜等普通器物都出现了凤纹装饰。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权力结构变革的趋势B.物质丰富讲究美学雕饰
C.“凤”纹成为权力的标志D.“凤”纹成为流行时尚
7 . 从20世纪30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加速分化和分离。下面为全美最大的非金融公司中由经营者控制的公司数量和公司资产占比变化表,这一变化(        
时间公司数量占比公司资产占比
1929年44%58%
1963年84.5%85%
1975年82.5%85.4%

A.根源于科技发展及生产过程复杂化B.导致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
C.表明企业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D.说明企业所有者加强对企业的控制
2023-04-0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早期的罗马法律规定家父如果不想要新生儿,可以将其遗弃。后来法律对遗弃子女作出了一些限制性规定,到了公元374年法律完全禁止家父遗弃子女。从这一变化可知罗马法(     
A.结构体系日渐元善B.具有人性化的趋势
C.实施程序更加规范D.注重保护公民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关贸总协定在1948年生效时,23个缔约成员里只有8个发展中国家;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增加到了52个;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首届部长级会议前夕,这一数字达到了96个,占了成员总数的3/4,这种变化是因为(     
A.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经贸格局的变迁趋势
C.两极格局和冷战时代终结D.科技革命的影响与日俱增
2023-05-31更新 | 52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高三历史模拟测试卷(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内阁最初是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在“大礼议”之前,其权力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至正嘉之际,皇权虚空,事实上形成了以内阁为核心的、强有力的官僚行政系统,内阁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基础上,杨廷和内阁带领官僚行政系统在“大礼议”中与世宗皇帝争礼。然而,伴随着议礼的深入发展,内阁权力以嘉靖三年杨廷和的离任为转折点,相对于皇权由强变弱,而皇权却由弱到强。

——摘编自陈超《明代“大礼议”前后的内阁体势变化》

材料二 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南京临时政府确立的内阁制,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南京临时政府对最初实行的政治制度的探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内阁制相对于总统制而言,最显著的优点是国家元首在表面上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力,但这一切都是虚设的,这样一来,国家元首就无法进行个人专制独裁;同时,国会或内阁的任何一方也都不能形成国会议员专制或内阁首脑专制的局面。从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民主活动中就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弃总统制不用而实行内阁制的正确性。

——摘编自百度文库《浅析南京临时政府内阁制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内阁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民主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浅析临时政府设立内阁制的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明代内阁制与南京临时政府责任内阁制的相同点。
2022-03-0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包含顶效镇)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