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09年全国人大为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下表周年发文:“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提出一系列重要政策……两岸政党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中,“良好势头”主要包括
①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
②“九二共识”的达成
③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④两地“三通”的实现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 . 据统计,在中东和非洲等地区,难民问题依然严峻。到2009年,全球的难民和准难民有近4200万人。2009年纪念世界难民日(6月20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由此可知(     
A.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头号敌人
B.安全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C.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D.民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
2022-07-17更新 | 91次组卷 | 14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们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编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经济改革。1954年3月,苏共中央做出决议,决定大面积开垦荒地。1956年,全国共开垦荒地3600万公顷,当年新开垦荒地上的玉米获得了丰收,粮食总收获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于是许多地区盲目扩种玉米,1962年玉米种植面积比1953年增加了10倍以上。但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1958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下降。由于大量开荒,几百万公顷没有森林带保护的土地为风沙侵蚀所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历史悲剧”,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三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3)材料四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方面?根据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020-08-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时间事件
5月4日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人。
5月7日天津、济南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5月8日北京政府再次颁布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
5月9日南京、无锡等地及巴黎华人开国耻纪念大会。苏州、嘉兴等地发生学生游行。武汉学商两界集会,商议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办法。
5月23日北京警察厅查封学生联合会刊物《五七》日刊。
5月25日北京政府严令制止散发传单、集众游行、演讲。
6月3日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6月4日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6月10日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
6月28日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

材料二   “五四”的……价值取向没有错,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回顾中国这90年的历史,我们找不到任何时段和时刻,标志着“五四”提出的任务已经完成或大致完成。相反,除了外敌入侵,我们这个民族的大不幸和大悲哀,几乎多多少少与“五四”精神失落、启蒙规划受阻有关。我们今天纪念“五四”,不仅仅是怀念历史,而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

——徐友渔《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五四”》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述五四运动所取得的成果及取得成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运动的一则口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五四”精神的内涵。

5 . 中国人民银行曾发行了一组“世界文化名人”系列的金银纪念币,“贝多芬”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款以音乐家为表现对象的纪念银币。对于金银币收藏者,这是第一款币面流动着音符节奏的银币。下列是收藏者对贝多芬的评论,其中有误的是
A.他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B.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和对民主精神的向往
C.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
D.音乐中可以领略到一种轻松活泼、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
2018-07-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 高三历史
6 . 广田弘毅是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中被处以绞刑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中唯一的文官。1936年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并进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纲要》,使日本进行所谓的“准战时体制”。以上措施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发动九一八事变B.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C.亚洲出现世界大战的策源地D.日本军部出现了“北进派”“南进派”的分歧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电视连续剧《希望的代价》描述了从1870年到1944年间阿尔萨斯的沧桑,由于处于德法边境,在历史上几经更换国籍,自路易十四到1870年为法国领土,自1870年到1918年被德国占领,1918年经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归法国,后又在1940年被希特勒占领,直到二战胜利后才重新回到法国的怀抱。

材料二在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城市广场上矗立着一座纪念二战的雕像:一位悲伤的母亲身旁依偎着两个儿子,旁白是:在法国其他城市纪念二战的雕像上,战士们都穿着法军军服,而这里的雕像却什么也没有,因为他们有可能是一位穿着法军军服,另一位则穿着德军军服,所以人们最终决定雕像什么军服也不穿,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也不要再发生。

请回答:

(1)结合史实说明阿尔萨斯是如何多次更换国籍的?

(2)人们“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也不要再发生”,现在的欧洲是否能够做到,请加以说明。

2018-05-02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三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8 . 在美国的西雅图、英国的伦敦等地,有许多国际纵队的纪念碑(如图)。这些国家纪念国际纵队最有可能是为了
A.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B.铭记绥靖政策教训
C.歌颂前苏联的伟大
D.彰显法西斯的罪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