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1948年,美国开始援助西欧,总额为131.5亿美元,赠款占90%,各受援国与美国签订了双边协定,内容包括逐步取消关税壁垒、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力等。这表明美国援助西欧的实质是
A.稳定世界秩序B.控制西欧国家
C.复兴西欧经济D.抑制苏联霸权
2022-03-27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986年,厉以宁在《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一书中明确指出:生产要素中的人与财产要有效配置,就应有相应的市场机制,这种市场机制必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资本市场和劳务市场。由于他力主股份制和所有制改革,因而被称为“厉股份”“厉民营”。厉以宁的观点
A.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B.消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D.顺应了经济改革的发展方向
2022-03-25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1992年5月,继在上海、天津、深圳设立保税区之后,中央决定兴建大连、广州保税区。山东、江苏等沿海省份也开始筹建保税区。这些举措反映出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B.关税自主权得以恢复
C.加入WTO后贸易快速发展D.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公元前5世纪末,古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在他的剧作中,借女性之口哀叹,“在一切有理智、有天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妇女是最不幸的”;借老奴之口表明,“奴隶身上只有一样东西不体面,那就是奴隶这名称”。这
A.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新潮流B.宣扬了人人平等的理想
C.蕴含了对社会秩序的反思D.反映了阶级矛盾的缓和
5 .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商人拒绝走私鸦片。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州十三行商人在伍秉鉴的带头下,不仅仅捐款,还帮助清朝修建堡垒、建造战船、制作大炮等。这反映出
A.民族自觉意识初步萌发B.鸦片战争涉及面较广泛
C.商人群体普遍舍利保国D.清朝战前准备比较全面
6 . 汉武帝时期,政府不仅实行盐铁官营,还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这表明当时
A.统治者具有抑商倾向B.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C.社会深受儒学的影响D.专制统治空前稳固
7 . 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
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
2022-02-26更新 | 1407次组卷 | 34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君武(1881717日-194081日),出生于广西桂林,是中国近代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动家、教育家。马君武少年时深受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影响,认为非精研西学,不足以致中国于富强。1899年,他考入广西体用学堂,开始接受西方近代科学文化。1902年,马君武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并参与组建中国同盟会,成为《民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后参加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马君武一向主张创新,反对拟古,写了大量鼓吹新学思潮和爱国主义的诗,多收入《马君武诗集》中。1924年,马君武开始淡出政坛,精力逐步投入教育事业。1927年初,马君武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之邀,在梧州创办广西大学,开广西高等教育的先河。马君武提倡西方科学教育,为了弥补国内科学技术缺陷,广西大学开办了许多国内稀缺专业,机械系、电机系、土木、农学等师资教学力量雄厚。马君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一起被时人誉为“北蔡南马”。

——摘编自周川《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辞典》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君武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君武取得上述贡献的历史背景。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代中叶以后 ,不仅私人海外贸易势力直接冲击着明代的市舶制度,西方殖民者的东来,亦直接瓦解着市舶制度所维系的朝贡贸易体系。明代后期将打击走私贸易的防海机构——海防馆改为肾饷馆,饷税制度的出台是我国关税制度上的一大进步,推动了海外贸易管理由市舶司制度向海关制度转变。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在福建设立闼海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分别在广东、江南两省设立粤海关和江海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又在浙江设立浙海关,从此海关制度代替了历代的市舶制度。海关口岸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转站,它的设置,为沿海省份开辟了广阔的商品流通渠道,加快了沿海省份商品经济繁荣的步伐。

——摘编 自彭巧红《明至清前期海外贸易管理机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建立海关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建立海关制度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44月,中、苏、朝、越四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日内瓦会议的预备会,各国代表通报对日内瓦会议的设想,并就参会的方针、政策和谈判方案等问题进行磋商。周恩来表达希望苏联和中国磋商协同行动的原则。经多次协商,中、苏、朝三国就朝鲜国家重新统一的纲领达成共识。426日,日内瓦会议开幕后,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代表与中、苏、朝三国代表开始陷入严重的对立,随后几天的讨论,很难形成协商解决问题的氛围。在谈判面临僵局的情况下,周恩来建议设立一个由中立国家组成的中立机构,对负责实行全朝鲜选举的朝鲜机构给予协助,法国代表认为该建议使“谈判前进了一步”,但遭到南朝鲜的强烈反对。日内瓦会议最终未能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方面达成任何协议。周恩来指出:“在朝鲜问题上,虽然没有达成协议,但在一个问题上是有收获的,即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证明了苏联、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在寻求用协商方式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证明我们对朝鲜的和平统一作出了最大的努力。”

——摘编自宋晓芹《停战后中国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努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指出新中国外交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周恩来“在一个问题上是有收获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