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2世纪末到14世纪初,在法国一种近似笑话的小故事诗逐渐盛行,它通常嘲讽揭露教士贪婪、狡诈等劣迹,也描写市民和农民的机智、美德和反抗精神。小故事诗的流行反映出当时(     
A.骑士文学走向衰落B.教权和王权矛盾激化
C.商品经济获得发展D.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
2 . 宋代书籍种类繁多,从《千字文》《神童诗》之类的启蒙读物,到儒家经典、史书、文集、诗歌、笔记小说、方志舆图、书算医药、天文历法,以及事关朝代兴替、政治得失、军事成败乃至与国计民生有关的书籍,无不加以刊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科技的发展B.统治危机的加深
C.社会风气的转变D.市民阶层的壮大
2023-01-10更新 | 351次组卷 | 6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唐朝“以诗取士”仅靠考场短暂比试存在一定不足,唐玄宗天宝年间礼部侍郎韦陟针对性地采取纳卷和行卷措施,纳卷即考生自己把优秀作品交纳给主试官先行过目;行卷即考生把作品托社会名流向考官推荐,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据此可知唐朝
A.科举制形式主义流弊严重B.文学水平决定了选官质量
C.选官制度存在诸多腐败性D.科举制在发展中适时革新
2022-05-27更新 | 958次组卷 | 8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确立了以考试选人的科举制,同时废除了由来已久的各级长官私人自辟属官的制度,一律改由中央任命。科举意为分科考试举人,其中以考儒家经典的明经和兼考诗赋、对策的进士为最重要的两科。应举者不限财产、门第,允许“投牒自举”(《旧唐书·杨馆传》)。考试一般每年举行,合格后获得任官资格,再由吏部考试,通过者正式进入官员系统。“取士不问家世”(《通志·氏族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宋朝汪洙《神童诗》,一说元朝高明《琵琶记》)。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代兴科举的历史背景,概括隋代科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