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近代英法美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大事,其民主历程和分权制衡的特点值得各国借鉴,但政体选择还是要与各国国情相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中议会与内阁的权力制衡关系;此外,英国政体还存在哪些权力制衡关系?

材料二   法国政治民主化大事记

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

②1791年,《1791年宪法》颁布,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后,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794年,“热月政变”后法国革命的高潮过去。

⑤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法兰西民法典》正式颁布。新宪法正式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

⑥1815年,路易十八复辟。

⑦1830年,法国人民进行“七月革命”,金融资产阶级掌权。

⑧1848年,法国发生“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权,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⑨1848年,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1852年12月,波拿巴加冕,共和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二帝国。

⑩1870年普法战争。9月,巴黎革命,成立资产阶级“国防政府”。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1870年第三共和国即已诞生。从此,法国走上政治民主道路,但其中仍有曲折。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的法国大事年表,说明法国政体变化过程中体现的特点。结合识,概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1936年1月,最高法院裁决该法案违宪。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1937年2月,罗斯福提出进行司法改革,他建议最高法院法官由原来的9名增加到15名,使最高法院由保守派控制转变为“新政派”控制。他的建议遭到法院和国会一些议员的强烈反对而未获得通过。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3)材料三中最高法院判决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和反对总统提名法官体现了美国司法具有什么特点?罗斯福提出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意图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2 . 下表是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这反映了英国(       
时间事件
1863年议颁布《酸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1875年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1876年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A.市民诉求改变城市面貌B.城市治理逐步走向法制化
C.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表是世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大事年表,此表可用来解释(     
时间大事件(部分)
1816年英国制定“金本位制度法案”
1931年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
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行固定汇率制
1974年签订“牙买加协议”,实行浮动汇率制
A.国际贸易体系的重塑B.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
C.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D.第三世界国家的努力
2023-02-17更新 | 200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喀什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如表为1946—1998年世界大事年表(部分)。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1946年美国准予菲律宾独立
1947年英国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将该地划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1954年法国从印度支那(中南半岛)撤军,越南出现北部和南部两个政权
1955年亚非29国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开会,确立在冷战中“不结盟”的立场
1959—1961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古巴建立共产主义政权
1974年印度发展核武器,首次进行核试验
1998年巴基斯坦成功进行了核试验
A.冷战扩大,超出了亚洲范围B.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C.亚洲区域集团化特征明显D.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022-08-29更新 | 290次组卷 | 11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所绘制的“中西科技发展对比示意图”,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B.古代的中西方科技长期交流
C.西方科技重视理性和实验D.元末明初中国科技渐趋落后
6 . 下图为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整理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B.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C.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D.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人数统计表

学科天文学数学医学农学技术类地理化学物理学
人数563662354533612

材料二   18世纪后半期中国与西方大事对比

类型中国西方
政治①1740年,《钦定大清律例》颁行。
②1790年,缅甸、安南、暹罗遣使庆贺乾隆八十大寿。
③1759年,历经七十余年,清朝终于平定准噶尔。
①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等原则。
②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③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夺取加拿大、印度,开始成为日不落帝国。
科技与经济①发明于南宋后期的水转大纺车还在使用,曾是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纺织机。
②乾隆时期,瓷器工艺发展至顶峰。
①1765年,英国织工发明“珍妮纺纱机”,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②178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并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文化①戴震著《勾股割圆记》、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等书,引发清代考据学大兴。
②1782年,《钦定四库全书》编成。编书过程中,大量书籍被删改、销毁。
①1748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出版,讨论了法律与政体、自由等的关系。
②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现代经济学由此创立。

——据陈会颖编著的《中外历史对比年表》整理

材料三   “从 1840年追溯到1740年,约相当于中国的乾隆、嘉庆两代。这个时期,在中国是清朝的最盛时期(但已有衰兆),在西方是政治、经济思想及国际情势发生极大变化的时期。”在欧美,“有了那种蒸汽机和其他思想学术上不断的新发展作推进器,民权自由的势力,不久也要弥漫全欧……”在中国,一方面科学落后,一方面建起了“最完密的君主专制”。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状况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中西方历史发展趋势不同的原因。
2021-08-1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8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
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依据大事年表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