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侣道士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景文集·上三冗三费疏>

材料2   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最方今所急也.”

材料3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之祸.

——<廿二史扎记>


请回答
(1)材料1中三冗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2中的对话发生在哪一年?变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3)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
2021-10-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8-05-01更新 | 768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