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旧石器时代的所有古人类都已经学会用火
B.新石器时代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农耕生产
C.炎黄传说已经被证实
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透视到社会等级的存在
2 . 一名俄罗斯学者曾提出:“在过去长达10年时间里,人类已经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其它所有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越是尖锐。”这一言论
A.指出美国单极主义战略造成世界动荡
B.错误的将当今世界局势归纳为两极对抗
C.最有可能发表于21世纪初期
D.忽视了美国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指谁?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18-19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不再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而是大量地表现……”以上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命题作出的明确概括,系统论述上述观点的主要论著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18-11-24更新 | 39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名师联盟 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精编金卷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的财政制度,从顺治朝初立,到雍正朝完备,形成一套戒律森严、以解、协饷为核心的制度。清政府对财政收支有严密的规定,其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列有10项,这些税目都是统一的、固定的,不得随意改变。但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此种静态的固定化的财政体系已不能适应急剧变动的时局。太平军兴后,解、协饷制度崩盘,无钱可拨的中央丧失了对地方财政的协调能力,……晚清财源的开辟,中央少有作为,基本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一系列财源相继确立,其中的大项有:厘金、关税、铸币、公债等。这与古代以土地人口为基本的税源有很大区别,也导致了地方财政收支日益膨胀和中央收支日益萎缩。
——郭卫东《倾覆与再建: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明确提出了统一财政、集中财权的政策主张,按照西方的财税理论,改革旧税制,着手新税制的建设……宋子文出任财政部长后,首先划分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系统,确立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体制。为了防止中央与地方发生冲突,财政部于1928年11月间正式公布了划分国、地税收支标准案,基本上完成国、地税收系统的划分。
——张志超等《民国时期(1912—1937)财税改革问题对话》
材料三
美国的分税制,不是中央分给地方,而是地方分给中央。原先抗击英国的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本来并无隶属关系,独立战争后,中央权力日渐膨胀,但地方仍有相当的独立性。与这种政治体制相适应,美国有三套税务机构,分属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者各司其职,互不干预,没有领导关系,只有工作业务关系。由于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的征税机构独立,导致双重征税,乃至三重征税问题的普遍存在,至今这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不过在直接税征收中都采取抵扣办法,如计交地方所得税中,可把交纳联邦的所得税作为费用扣除以消除重复课税。
——《谈美国分税制及其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前后清政府的财政税收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税收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分税制的特点及作用。
2016-12-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柏克认为卢梭是极端理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中最典型的一个。……其它批评卢梭的人……怀疑卢梭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两个卢梭一个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卢梭,一个是邪门得多的卢梭。

——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德认为人类“由黑暗进入阳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三中为什么有人认为有“两个卢梭”?并分析“邪门”的卢梭对启蒙思想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尚书省,尚书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部尚书……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中书省,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大政,而总判省事,凡王言之制……皆宣署中覆,然后行焉。

——据《新唐书》卷四十六、卷四十七


(1)以上材料表明唐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根据这项制度,丞相的权力有何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秦到宋代丞相制度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某同学收集整理了如下图所示的一些资料。如果这些资料要成为一篇论文的主干内容,在下列可选的关键词中,最能恰当概括的一个应当是
A.国共合作
B.国际同盟
C.民族主义
D.“总体战”
2015-05-15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上期开学考试(8月)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