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纪录片《东方巨响》,真实地表现了我党三代领导人对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倾注的心血,真切反映了“两弹一星”的成功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下列科技成就与原子弹研制成功同属于60年代的是
A.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B.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C.“南优 2号”选育成功D.“银河 I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2018-03-20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二战即将结束之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这次战争(指二战)和过去不同了:无论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二战确立了美苏对峙的国际格局B.意识形态成为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C.苏联企图建立帝国维护国家安全D.苏联应为冷战的出现负主要责任
3 . 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而内阁从此“名存而已”。又说,入直军机处者皆“重臣”,遴选范围自侍郎、尚书、大学士以至亲王。这说明
A.军机大臣品级在不断提高
B.军机处成为中枢决策机构
C.内阁职权全面移交军机处
D.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
4 . 下图是苏联“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远处的孩子们在玩耍意味着苏联基本消除了贫困
B.图片中的女工愉快地工作不需要照顾自己的孩子
C.宣传海报准确地反映出苏联劳动人民幸福的生活
D.将女性全职工作和抚养家庭结合起来加以理想化
2016-11-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5 . 费城制宪会议上存在着尖锐分歧,各州权利斗争频繁,但代表们相互妥协最终促使美国1787宪法的出台,而宪法所设计的制度也体现了对抗利益间的妥协精神。这主要体现在
①国会实现两院制                       ②《独立宣言》精神遭否定
③奴隶以五分之三计入总人口       ④实行两党制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清末民国时期是中国宪政发展的重要阶段,曾有人如此评点某部宪法:“吾国每以总统自然人之关系以为制定宪法之标准……千百年国家之根本法而竞以对人问题遂移易其内容,使长此以往,则祸国将无纪极矣。”这部宪法最有可能出现在
A.清末“新政”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2016-11-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7 . 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马尼拉大帆船(主要贩运中国货物)来往于菲律宾到墨西哥,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一银”对流的远程贸易,中国经济首次面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以下与之有关的是
①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出于逆差地位       ②中国的丝、棉和瓷器等大量出口
③大量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④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2016-11-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8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评述中国古代历史说:“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之历史也。”又说:“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看,这一评述可以确认的是
A.专制制度毫无进步可言
B.君主专制导致政治腐败
C.专制政治加速社会动荡
D.专制政体缺失调节机制
9 . 有学者指出,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面平等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中国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理念。材料说明
A.中国民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B.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协商民主
C.协商民主理念适合中国国情D.协商民主理念独具中国特色
2016-09-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10 . 徐中约说:“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使中国取得了亚非国家集团领袖的地位。”其依据不包括
A.中国崇尚民族主义B.重申和平共处原则
C.推行意识形态外交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16-09-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