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有人将《南京条约》中有关香港岛的英文官本、中文官本及其中文译本整理成为下面表格。表格中的信息反映出
A.鸦片战争推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清朝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依旧浓厚
C.中英两国围绕香港问题展开激烈斗争
D.英国曲解条约实现霸占香港岛的企图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下表所列内容符合中国近代某位历史人物的特征
●他最早加入拜上帝会,却未能赶上金田起义,后来去了英国人统治的香港。●天京事变后,来到天京受到洪秀全重用,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他提出改革内政、振兴太平天国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合乎时代潮流。但它并不是农民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未能实行。

A.萧朝贵
B.杨秀清
C.冯云山
D.洪仁玕
2018-02-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反映了西汉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据此可知(       
A.西汉农民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B.西汉农业生产力普遍得到提高
C.西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D.西汉农民的收入主要供给官府
4 . 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通过对该表的分析,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地区
西汉(公元2年)唐朝(752年)南宋(1210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42.832.353.2
江淮地区15.223.445.6
西南地区3.97.19.2

①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②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13.4%
1921—1926年-4.5%
1927—1936年8.7%
1937—1945年-2.45%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B.抗战期间民族企业遭沉重打击
C.十年内战期间民族工业仍有所发展D.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6 .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对其数据变化所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客观上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中国民族工业纷纷破产
2016-08-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九江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7 . 下表为1盎司黄金与美元的兑换变化表
1933年1934年1973年2009年
28.35美元35美元42.22美元997.8美元


上述变化反映了(   )
A.美国长期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
B.美国操纵世界经济的能力完全丧失
C.美国黄金储备的持续减少
D.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日益丧失
2015-08-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南昌第十九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