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35年和1936年中国农产品产量增长情况。此表格体现了当时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成效B.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发生转移
C.国民经济发展比例逐渐趋于平衡D.中国工业化形成了初步基础
2018-07-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下表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75.5%22.9%1.6%
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50年)61.4%35.8%2.8%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34.8%58.4%6.8%

依据上表分析下列论述与表格现象相关的是( )
①“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②“秦汉以前西北壮而东南稚也;至于宋代壮者已老,而稚者已壮矣”;
③(唐)“赋出于天下,江南居什九”;
④(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15-12-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实校高二下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
3 . 有同学以“改变时空的发明”为标题,绘制一张表格,列出交通运输、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下表中比较全面反映主题内容的一组是
A火车轮船汽车相对论
B蒸汽机电报电灯电车
C电动机电影电视电脑
D飞机电话电报互联网

A.AB.BC.CD.D
填空题 | 容易(0.94) |
4 . 观察下列图片,完成下列小题。
A马噶尔尼使团访华B《燕然山铭》石刻C驻藏大臣令牌
D汉委奴国王金印E井真成墓志拓片F唐蕃会盟碑

将上述表格内容按照时期分类(填写字母)。
秦汉________
隋唐________
明清________
2023-01-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A卷)
5 . 某学生制作了“欧洲联合三步曲”的表格,表格中空白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时间标志意义
20世纪50年代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启联合之门
20世纪60年代加强经济合作
20世纪70年代“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政治联合

A.成立欧洲共同体B.成立“北约”
C.成立欧洲联盟D.成立“华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某校高一学生在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后整理以下一张表格,正确的是
时间事件意义
A1921年7月中共一大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革命纲领
B1926年北伐战争成功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C1928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1948年9月—1949年初三大战役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A.AB.BC.CD.D
7 . 在学习完“列强入侵”这一目后,学生做了张表格,请你判断这张表格何处有误
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不平等条约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B《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马关条约》D
A1900—1901德国等8国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八国联军侵华B.英国
C.《北京条约》D.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2020-02-2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协作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时间1842年1858年1895年
签订国英国A日本
开放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增开牛庄(后改为营口)、南京等10处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割地B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潮列岛。
赔款2100C洋银英国400万两白银,法国200万两白银。2亿两白银。
外交片面最惠国待遇外国公使驻D,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日本享受最惠国待遇。
其它协定关税保护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E;外国兵规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承认日本对F的控制。

问题:
请根据所学完成上述表格缺省的内容
A         B         C          D         E        F          
2019-11-0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9 . 对以下表格反映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滞胀特征
B.国家干预经济
C.经济“大萧条”
D.经济增长缓慢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留学方向和群体
人数
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
留美幼童学生群
1872年起4批共120人
唐绍仪、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
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
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初:
觉醒、救亡、革命阶段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推算当在22000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
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民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
自由发展阶段
留美学生群
推算人数达5362人
茅以升、闻一多、梁思成等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
共计有1700名以上
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
留苏的政治家群
总计在1600人左右
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留日学生群
当在20000人以上
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等
留欧学生群
当在5000人以上
徐悲鸿、李四光、朱德等
1979年到2000年:
新发展阶段
分布欧美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教育部门派出的就达457700人
陈竺(现任卫生部长)
万钢(现任科技部长)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材料二 从1896至1945年的五十年间,中国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堪称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运动。革命者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变卖嫁妆首饰一同赴日;钱恂任日本外交官时,带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媳和一个女婿去留学……
留日经历,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衡量国是的新标准,解放了中国儒生禁锢的灵魂,掀起了一股一浪高过一浪的民主革命运动,所以“没有留日学生就没有辛亥革命”,孙中山如是说。
材料三 百年留美几涨几落。自1872年开始,清政府共派出四批留美幼童。清末北洋的留美学生,在自然科学与人丈领域成果斐然。待到清华大学公费留美开始后,又培养了钱学森、杨振宁等一批科学家,其中相当多的人,在朝鲜战争前后回到新中国效力。
(1)材料一表格中作者把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称为留学的拓荒阶段,试推测他的依据。
(2)根据材料一表格,指出民国初年留学方向有什么新动向?出现这种新动向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留日生、留美生的不同之处。近代留学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