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18-01-08更新 | 238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愿陛下令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图二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会造成什么后果?列举汉武帝“矫秦县之失策”的具体措施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人教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材料中的“蒸汽大王”与“电力的火花”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哪两个时代?与此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在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罢融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使儒学登上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王座。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

——摘编自王永样《董仲舒评传》

材料三   (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判断两位思想家所处的历史时期,并指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大一统的措施,简述这一措施对儒学地位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2020-12-10更新 | 1022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评卷(下)历史试题
5 . 思想解放运动贯穿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他的作品(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通过讲故事,描绘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塑造了商人、手工业者、农民、诗人、艺术家、高利贷者、国王、贵族、僧侣、后妃、闺秀和贩夫走卒等不同身份、阶级和职业的人。

——摘编自吴泽义等编著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孟德斯鸠的主张。
(4)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途岛地处太平洋航线的中间,战略位置重要,受到日美双方的极度重视。早在1942年3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就计划在日本海军占优势的情况下进攻中途岛,威胁夏威夷。当时,日本舰队拥有8艘航空母舰、2艘水上飞机母舰、65艘驱逐舰、11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21艘潜艇,连同后勤船只在内,总计200多艘;而美国太平洋舰队所能集结的仅有3艘航空母舰(上载233架飞机)7艘重巡洋舰和1艘轻巡洋舰、17艘驱逐舰和19艘潜艇。如果日本人集中使用兵力,中途岛的胜利将唾手可得。1942年5月5日,日本大本营批准了山本的作战计划。但美国通过1942年5月8日截获的日本海军电报密码,破译了日本进攻中途岛的密电,采取了必要的防御措施。在这次战授中,日本损失大型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1艘、飞机300多架,死伤3200人,其中包括几百名优秀飞行员;而美国只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147架飞机,死伤307人。中途岛海战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惨败。自此,日美海空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日本丧失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途岛战役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途岛战役的影响。
2019-07-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科技发展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在人类文明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期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这种“传统科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摘自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等物理学成就,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这一体系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科技著作体现了哪些共同生产领域。这些科技著作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及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17世纪中英两国科技成果呈现出的差异,对两地近现代文明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 . 国家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而视农为“本富”“末富”,“崇本抑末”,是中国古代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

——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时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货者征收资产锐…,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流行的经济思想”首倡者。
(2)据材料二,指出汉文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并概括该政策实施后的成效。
(3)指出汉武帝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其目的,概括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顺治元年(1644年)定“开垦荒地条例”,规定凡州县卫所荒地给流民及官兵屯种,有主者令原主开垦,3年起科。在顺治六年(1649年),又规定;“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耕至6年之后,有司官亲察成熟田数,抚按勘实,凑请幸旨,方议征收钱粮。其六年以前,不许开,不许分好敛派差徭。”即凡垦荒者,垦田归己所有,6年之内不征赋差徭。顺治十四年(1657年),又颁布了垦荒的劝惩条例,内容为:“督、抚官员,1年内主持开垦2000顷以上者,纪录;6000顷以上者发给印照,定为永业。”同时还规定:“若开垦不实,及开过复荒,新旧官员,俱分别治罪。”

——摘编自《清初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顺治帝时鼓励垦荒政策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顺治帝时鼓励垦荒政策的作用。
2019-03-14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吉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   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