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指出:“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材料中“新的力量”不包括
A.中国B.日本C.不结盟运动D.欧洲联盟
2 . 2018年12月23日据CN最新消息,由于美国国会与总统特朗普在边境墙计划拨款金额上存在分歧,美国政府于当地时间22日凌晨00:01部分关闭。早些时候,国会领导人和白宫继续就特朗普建立边界墙的请求进行谈判,但结果似乎在几个小时前就被“剧透”,美国政府“部分关闭”已成定局,这表明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
C.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
D.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观点认为,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观点
A.否定了英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
B.强调英国以法律确认政治权力的边界
C.认为英国革命后阶级矛盾已根除
D.旨在论证《权利法案》资产阶级属性
4 . 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议会的正确叙述是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权威,并形成两党制
B.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
C.议会是各国国家权力的核心
D.各国议会议员民主选举产生,掌握立法权
2019-06-2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1年,英国议会大选,保守党战胜工党,其领袖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白金汉宫接受伊丽莎白二世的任命。1955年4月5日,丘吉尔因健康原因,按惯例到白金汉宫正式向女王递交了辞呈。6日下午,他离开了唐宁街10号首相府官邸。这表明英国
A.国王的权力影响着政党政治
B.首相产生任免需要履行法定程序
C.议会由选举产生并对国王负责
D.资产阶级代议制获得进一步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为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美国最终选择
A.变邦联制为联邦制
B.建立民主共和制
C.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D.实行民主制原则
7 .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轮船招商局B.汉阳铁厂C.江南制造总局D.发昌机器厂
2020-09-21更新 | 267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苏省2017-2018学年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过关与随堂检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参与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古文诺莫里斯曾说:“我们实在是在做一件奇怪的事情,我们要树立一个强有力的人来保护我们,同时又要把他的手捆到背后”。下列对美国总统的相关表述,符合这一言论的是
A.总统是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法院批准,总统可否决国会的立法
C.总统是政府首脑,完全掌握国家行政权
D.国会批准,总统可与外国缔结条约
2019-05-24更新 | 1150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
9 . 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有学者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此可知,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
A.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斗争的研究
B.时代越近越能接近历史的真相
C.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
D.只能有一种科学而合理的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