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1 道试题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1 .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时间历程背景(原因)成就
1949年开始民主革命基本胜利,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20世纪
50年代
初创
时期
(奠基)
向社会主义过渡;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
1966—
1976年
破坏“文革”时期
1978年—现在发展改革开放;吸取教训;法制不完善____、有法必依、____、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____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形成
体系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____建设;中共十五大召开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____,建设社会主义____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____”写入宪法
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深化深化改革开放____以来,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____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____》,把中共____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____载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____》。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____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023-03-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讲)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2 . 戊戌变法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____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④以康有为、____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2)时间:1898年6月至9月。
(3)内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
(4)结果:____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5)失败原因:
①触犯了____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的____和妥协性(根本)。
(6)       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____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____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2023-01-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3 . “百家争鸣”的背景(原因)
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崩溃,____经济发展。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____瓦解。
社会基础: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____阶层崛起。
各国政策:各国统治者出于____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2022-12-2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4 . 戊戌变法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____社会。
②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③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④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____、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他们提倡____,议论时政;主张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避免亡国命运。
(2)时间:1898年6月至9月。
(3)内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
(4)结果:慈禧太后发动____,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5)失败原因: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6)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制度。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____,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____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②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2023-03-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讲)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5 . 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把中国变为其商品________________
②直接原因:中国人民的________运动。
a.背景: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________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万两。面对广州外海的鸦片走私,道光皇帝特命湖广总督________前往广州禁烟。
b.经过: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________烟土两万多箱,在________海滩公开销毁。
c.结果: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________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2)战争进程
________年6月,英国远征军开进________,发动侵略战争。
②清政府组织了________,这场反击英国侵略的战争,以清政府的________而告终。
(3)结果:________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________。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________。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______
(4)影响
①《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________个丧权辱国的________,中国被迫割让________、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________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②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③《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________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________
2022-08-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6 .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一国际”
(1)背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________”的伟大号召。
(2)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的激化。
(2)成立:1871年3月,法国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3)举措:
角度革命措施
政权建
设方面
机构建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民主制度①公职人员任免: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②人民公仆形象: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军队警察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社会经济方面①(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4)结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杀。
(5)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6)失败原因:
①从根本原因看:法国的________还处于上升时期,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②从主观原因看:缺乏________
2022-08-2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5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7 .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目的:加强________
②实施:________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________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
③结果:对以后五百余年的____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2)设置内阁
①背景:宰相废除后,________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________
②确立:________选拔一些________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一个常设的辅佐________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________”,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
③职责: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________意见,称为“________”。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________正式批复奏章,称为“________”。
④发展:明朝________,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________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3)宦官专权
①原因:________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②权力:a.内廷宦官机构________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________的权力;
b.负责提督________,控制________
c.对________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2022-08-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8 . 阅读教材P14-18,完成“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知识表格填写
“大一统”国家秦朝建立条件
过程
措施
意义
汉朝巩固背景
措施
文化
意义
各自衰亡原因:

2022-08-2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时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状况十分担忧。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不结盟运动的理论基础,万隆会议也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起源。万隆会议的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上述三国加上印度尼西亚发起召开了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成为国际关系中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

——曲星《万隆会议的精神遗产》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多边外交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在加强同联合国的关系的同时,与全球性国际组织如WTO和地区性组织和会议如欧盟、东盟、APEC等加强了联系,对第三世界的一些组织如不结盟运动、非盟、阿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还加入了一系列国际多边条约机制。中国多边外交的内容涉及政治、安全、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覃辉银《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外交活动变化的背景;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多边外交与不结盟运动的相同点。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10 . 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________在多次科举考试落第后极端失望,提出了________的主张。
冯云山到广西紫荆山号召民众加入________,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
(2)过程
金田起义:________年1月11日,洪秀全、________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
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沿长江东下,经九江、安庆,占领________,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军事全盛:太平军________、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________
由盛转衰: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________,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________
重建核心:________、陈玉成、________进入最高领导层,太平军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
运动失败:________年,在________、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________进攻下,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政治纲领
(1)前期颁布________
①内容:提出了“________,有饭同食,________,有钱同使”的主张。
②意义:否定了________,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③结果:未能________
后期颁布________
①内容:提出新的________
②意义: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③结果:未能________
(4)失败原因:由于________的历史局限性,缺乏________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
(5)影响: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________的统治,引起________________结构的变化。随着________集团的崛起,中央________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022-08-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