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94 道试题
1 . (隋朝)官员高颎建议说,租调虽是固定的,但逐年征纳,有些户被除去了,加上吏员作弊,户籍依据不准确,于是将体貌与户籍比对,“输籍定样,请遍下诸州,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近便⋯⋯依样定户上下”。该建议要求(       
A.借助黄籍登记户口B.每年正月对貌阅进行编核
C.实施白籍土断制度D.对诸色户计定期进行核查
2024-02-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据统计,全国中文报刊企业的总数在1919年达280家,比1915年增长16%,白话报刊的发行量不断增大。该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辛亥革命的推动C.新文化运动的发展D.五四运动的爆发
2024-02-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钦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据统计,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662名代表中,中国共产党党员约占44%,各民主党派代表约占30%,工人、农民代表占24%,无党派民主人士约占2%。由此可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A.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体现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广泛性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D.反映出人民的政治地位实现了平等
4 .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的回信(后改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反对“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主张应该采取“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这一主张(     
A.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C.强调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5 . 如图所示是从《元史·地理》所记载的相关数据中整理的元代人口统计(单位:户)。影响图中人口户数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耕地数量多少B.民族关系好坏C.生产力水平高低D.国家是否统一
6 . 商朝的青铜器多绘有极具神秘色彩的饕餮纹(左图);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更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生活画面,如采桑习射,宴飨乐舞,攻战搏斗等(右图)。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贵族阶层的消亡B.铸造工艺的成熟
C.王权与神权分离D.人文观念的增强
2024-01-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890年朝鲜对外贸易额激增,仁川港的棉线进口量约为9万磅,其中75%来自孟买; 生丝进口量为5万磅,其中75%来自中国。 这一现象表明(     
A.印度主导朝鲜对外贸易B.朝鲜纺织业依赖外部市场
C.中印生产方式差异明显D.朝鲜对外贸易逆差较严重
2024-01-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政策。中共中央土地政策调整的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爆发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革命形势的变化D.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
9 . 有学者说,在我国史前时期的各个文化区当中,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扮演了中华文明大熔炉的角色。该学者肯定了中原文化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     
A.产生时间最早B.居于核心地位C.发展相对独立D.体系最为完备
10 . 如图分别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朝的长城分布图。图中所示长城分布范围的变化体现出(     
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各地区之间的交流频繁
C.战国时期社会动荡D.秦朝尊奉法家严刑峻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