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欧洲中世纪城市中的大学普遍得到了政府或教皇的认可,同时大部分大学既不隶属于教会,又不受制于地方,由教授和学生共同推选校长进行管理。据此推知,当时城市市民(     
A.致力推动古典文化复兴B.社会活动受制于封建领主
C.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D.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力
今日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自201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包装食品巨头享氏,一直在通过提供国际口味的调味品来扩大市场。与此同时,品客薯片在俄罗斯提供蟹肉味薯片,在日本则提供酱油拉面味薯片,追求国际品牌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据此可知,这些国际品牌(     
A.积极顺应世界文化多样化的需求B.力图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C.建立有组织的商品信息网络体系D.旨在满足不同地区民众需要
今日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尽管不认同英国诽谤其同胞的行为,但他制止了任何印度人对英国规则的言语攻击,甚至帮助英国招募士兵。其做法体现出(       
A.非暴力斗争方式的缺陷B.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国大党与英国联系密切D.甘地独特的斗争哲学理念
4 . 诗歌中的历史

诗歌可以反映社会风貌,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过去的时代。有小组搜集了毛泽东的诗歌,开展“诗何以载史”的项目化学习。

(1)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不可沽名学的“霸王”(项羽)生活在(     )(单选)
A.中华文明起源时期B.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时期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时期
(2)材料二中提到的秋收起义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以下事件不是在土地革命期间发生的是(     )(单选)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武昌起义
(3)材料四中“红军不怕远征难”,其中远征的起点和最终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分别是(     )(单选)
A.井冈山     吴起镇B.瑞金     吴起镇
C.井冈山     甘肃会宁D.瑞金     甘肃会宁
(4)毛泽东曾在遵义会议上说长征“是由于犯了路线错误,被敌人追赶得不得不走的。”这种审视历史的视角当是(     )(单选)
A.延续与变迁B.量变与质变C.目的与手段D.内因与外因
(5)若用于研究秋收起义,材料二属于(       )(A.文献史料/B.口述史料/C.实物史料);材料三除了能用于研究毛泽东重庆谈判后的心态外,还能用于研究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       )的信念。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署了《(       )》。
(6)1935年,朱德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第一次提到“长征”一词,他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1937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其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中将“长征”译为“Long March(直译为:长途行军)”;而国民党方面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一直将中共的长征诬称为“西窜”。你如何看待各方对“长征”表述的差异?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苏联(俄)领导人布哈林曾评价某一经济政策最深刻意义在于“开辟了各种经济力量、各种经济成分互相繁荣的可能性”,“找到了小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事业之间的正确结合”的途径。这一经济政策(       
A.牺牲了农民利益B.忽视国家干预
C.核心为工业建设D.符合基本国情
昨日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48年,朝鲜半岛分裂为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1949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而在苏联的支持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建设导弹基地,在美国的压力下,最终苏联被迫撤走导弹。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美苏(     
A.意识形态的分歧B.国家利益的冲突
C.社会制度的不同D.军事力量的失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之外有了剩余产品。贫富差距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迹象。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的前提是(     
A.文字的普遍使用B.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C.定居生活的出现D.国家强制机关的形成
8 . 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的军事学习德国,海军则学习英国,大学以美国为蓝本,法制采用法国模式;与此同时,改革也融入大量日本传统、出现了许多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如武士道和神道崇拜等。材料意在说明日本(     
A.政治民主滞后于经济发展B.传统与现代矛盾不可调和
C.西化的同时保留自身传统D.改革为后期发展埋下隐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从公元1000年至公元1533年,库斯科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辉煌壮丽的古建筑至今遗迹犹存,古代库斯科城的中心是“瓦卡依·帕塔”广场,历代王宫就集中在广场周围,建筑物有石砌的宫殿府衙,等级森严,贵贱有别。库斯科城见证了(     
A.阿兹特克文明的辉煌B.桑给巴尔的繁荣富强
C.印加文明的发展兴盛D.玛雅文明的骤然消亡
10 . 北宋统一后,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路之下,设有州、县,与州平级并存的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还增设了“监司”、“通判”等职。北宋的做法(     
A.使得各级机构职责混乱B.践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C.导致权力结构利弊并存D.加速了地方权力的失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