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苏格兰学者休谟(1711—1776年)曾对当时流行的“与别国贸易其实是别国要赚我们的钱”的“贸易猜忌说”进行谴责,他指出并不存在总想着“从经济上搞垮邻国”的现象,“各国优势不同,彼此互通有无,不必担心恶性竞争的发生”。休谟意在说明(       
A.经济民族主义具有必然性B.自由贸易符合国家利益
C.政府应实行贸易保护主义D.市场具有宏观调控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B.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C.社会分工的出现和经济的发展D.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2024-04-04更新 | 258次组卷 | 62卷引用: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收心测试历史试题
3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社会的相对安定
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上古农业文明区域示意图》。由此可知,上古时期的农业文明(       

①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②广泛修建水利工程       ③深受自然条件影响       ④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3-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代长城防线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③②①④
2024-03-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6 . 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认为所有人在法律面前应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法典规定奴隶主不得随意杀害奴隶,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这一规定(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D.强调了公正与平等原则
2024-03-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50年之后,欧洲便进入了“间接农业消费”阶段,在此阶段,封建制度和贸易发展携手并进,地主的代理人有足够的剩余产品出售。而当时正在进行的“十字军东征”(1096~1270年)使贫穷的欧洲人接触到了东方富裕的物质文明,刺激了西欧封建主对精美的装饰品和奢侈品如香料、染料、宝石、丝绸、锦缎等物的需求,一些商人(以意大利的热那亚和威尼斯商人为主)开始从事东方与西欧间的远途贩运。这样,在西欧的一些交通要道逐渐兴起了贸易中心。最初的贸易中心只是一些定期的集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集市发展为常设性的中心,伴随商业活动而来的衣食住行等日常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谋生,这些贸易中心也逐渐成为手工业和商业的集聚地,并为农民提供了可能的落脚地和就业场所,城市和市民阶层逐渐兴起。

材料二   在中世纪前期西欧封建化的过程中,古罗马帝国时期城市享有的内部自治特权消失殆尽,所有城市都臣属于某个甚或几个领主,每个城市居民(教士和服兵役者除外)须向领主交纳“领主税”。领主的无节制的盘剥使得一些城市武装反抗领主,如1067年芒斯市民起义和1112年拉昂市民骚乱等。市民们期望国家权力给他们提供保护以便使其免除领主盘剥的愿望日益强烈。13世纪中,一些国家的君主站到城市一边。法国国王腓力普二世(1180~1223年在位)给王室直属领内的许多城市颁发特许状,免除它们向原有领主们所负的封建义务,让它们直接隶属于国王,并给予市民诸多自治特权,鼓励他们加强城市防御,发展工商业;不仅如此,他还宣称自己是王室直属领以外所有城市的保护者,他因此被称作是“城市人的好朋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计秋枫《市民社会的雏形——中世纪欧洲城市与市民阶层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西欧市民阶层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市民阶层获得自治特权的原因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学者说:“在神庙的宝库中——或者说谷仓中——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盈余,实际上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因,我们将其认定为文明的标准。”这一论述强调了(     
A.阶级的产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B.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C.国家的出现标志着文明的形成D.神庙建立必然伴随着新文明的出现
2024-03-16更新 | 772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9 . 某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如下内容:“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等。据笔记内容判断,其学习主题是(     
A.汉代集权的加强B.隋唐制度的变化
C.宋代社会的变化D.明清经济的发展
2024-03-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10 . 秦统一不仅体现在“尽并兼天下诸侯”,还体现在君主与地方政治联结层面上。这一“联结层面”是指(     
A.确立三公九卿制B.全面推行郡县制
C.统一货币度量衡D.统一六国迁贵族
2024-03-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