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3)明清时期是中国君主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020-04-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二   (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在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

材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开海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海禁对中国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3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一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图二反映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地方行政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3)材料三、材料四各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什么新变化?清朝的这一变化有什么积极影响?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017-11-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川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材料二中秦始皇设置的“若干行政区”主要指哪一制度?与材料一的制度比较,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推行的政治制度名称及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4)元朝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武帝初立……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

——《晋书》

材料三   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

——《中华二千年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2)材料二中选官制度是什么?其选官标准有何消极影响?
(3)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和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探讨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变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摘自薛福成的《筹洋刍议》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叶,面对民族危亡与重建国家的双重任务,在经历了种种思潮和运动的激烈碰撞以后,中国人否定了西方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近百年衰败化、半殖民地化的趋势和分裂战乱局面结束。

——编自马克㙓等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

——(美国学者)费正清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提及的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并“贻害于无穷”的两大特权,并简析“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百年衰败化、半殖民地化的趋势和分裂战乱局面结束”具有的世界意义。归纳指出在费正清看来,“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的意义所在。

2018-11-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燔诗书而明法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为田开阡陌封疆。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并概括其措施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
(2)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中,对后世最具积极影响的是当是民本思想,它萌芽于殷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先秦诸子百家当中,宣扬民本思想最积极则是儒家,其中又是孔子和孟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代表人物。

——王娜《试析先秦儒家民本法律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家不是站在君的立场上调和君民关系,而是站在民的立场上批判君民关系的颠倒,……这种民本思想,虽然还没有走到否定君权存在的必要,提不出一个建设民主国家的方案,因而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但他们已提出了民权的问题,并以此批判君权。

——张祥浩《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2)以顾炎武和王夫子为例说说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怎样发展民本思想的?结合材料二指出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主要区别。
2021-11-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民主政治在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楷模,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摘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们的制度”是什么?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制度的创立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认识这个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和积极影响。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2)相对封建专制来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的进步性有哪些体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思想,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拥护……

                                                                             ——人民版高中课标《历史》必修一


(3)邓小平的讲话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于何时?依据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019-12-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对英国人来讲,除了怀旧意义之外,王室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从撒切尔到梅杰再到布莱尔,政府可以更迭,但最“正统”的王室只有一个。在欧盟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王室的存在,对于保持英国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加不可或缺。 此外,王室也是政府最好的外交官之一。2004年12月2日至4日,伊丽莎白女王出访德国,到柏林亡者纪念堂里面向所有战争死难者献花圈,并在柏林交响乐厅举办大型音乐会,邀请名流1850人为修建德累斯顿圣女教堂募捐。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没有白费,德国媒体称其为“抚平了英、德二战恩怨的和解之行”。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等等。
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王室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英王室从何时开始在政治生活中扮演这样的角色?
(2)材料二出自英国历史上哪一部重要文献?它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 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2016-11-18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存瑞中学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