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苏俄反帝斗争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共根据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实际,积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反思,并在俄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确立实施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废除了余粮收集制,改为缴纳粮食税,并允许农民可以用剩余的粮食在社会进行交换及流转,甚至可以发展小商品经济。但为了防止农民的盲目性,国家必须加以控制。此外,列宁还强调布尔什维克在保障农村文化发展不走入歧途的同时,还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他们积极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

——摘编自唐广虎《列宁新经济政策内容及启示研究》

材料二   斯大林掌权后,于1929年结束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虽然其建立的社会主义饱受诟病,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也相去甚远,但任何人不能否认他建成的的确是一种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了计划经济即国家对经济的自觉管理,实行了按劳分配,在政治上普通工人农民当家作主。斯大林建成的社会主义并不理想,但符合国情,在这一模式下,苏联与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对照。

——摘编自安启念《唯物史观视野下的苏联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俄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联模式。
2 .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打破房子利用裂缝强行进入住宅偷窃,他必须在那个洞前处以死刑和埋葬。”“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以弥补损失。”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A.司法程序较为严密B.以法律规范公共道德
C.重视保护私有财产D.保留了同态复仇习俗
3 . 放马滩秦简《日书》记载有33种人体病症;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他》记载了疾病治疗和药物的运用。出土的汉代文献中,医学专辑大量出现。如张家山汉简、马王堆汉基帛书。秦汉时期文献出土(     
A.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成就B.表明经济发展对科技影响突出
C.奠定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D.展现了时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4 . 下面是《国际联盟盟约》和《联合国宪章》关于各自决议形成的相关规定对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条约内容
《国际联盟盟约》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
《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的决定应由九个理事国(原先为七个)的可决票作出,关于一切其他事项的决定则由九个理事国的可决票表决之,其中包括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作出
A.联合国处理国际事务更具可操作性B.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展遭遇阻碍
C.二者均有明显的帝国主义强权色彩D.冲击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合法权益
5 . 4世纪中后期,匈奴在与两汉征战失败后转而西迁,引发了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不同于同时期中国五胡乱华后的内部整合,进入罗马的日耳曼族群纷纷选择“去罗马化”,最终只能依靠“普世教会”作为精神统一的力量。这表明匈奴西迁(     
A.直接导致罗马帝国分裂B.加剧了欧洲政治的分裂
C.利于维护欧洲统一局面D.保证了汉朝的长治久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英、法、美、日等国在全球范围内对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下面为构成该体系的主要条约及其内容

时间

条约

主要内容

1919年

《凡尔赛条约》

一、通过国际盟约,成立国联
二、重划德国疆界,使德国在欧陆丧失了13%的领土和10%的人口
三、限制德国陆军规模,禁止其生产和输入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不得拥有陆海军航空兵
四、德国应偿付与200亿金马克价值相等之物;关税不得高于他国;境内主要河流为国际河流,对外国军舰和商船开放
五、德国所属非洲殖民地、德国所属西南非和太平洋诸岛,均由国际联盟委任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进行统治;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移交日本

1921年

《四国条约》

美、英、日、法相互尊重各自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领地的权利

1922年

《五国海军条约》

规定美、英主力舰吨位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美、英、日在太平洋岛屿和领地的要塞维持现状

1922年

《九国公约》

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的完整;中国在全国境内实行“门户开放”和工商业机会均等原则:除同意撤销部分外拓电台及英,法交还威海卫和广州湾外,其他问题实际均未得到解决
根据材料的全部或部分,围绕“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 . 据统计,苏俄供农民阅读的《贫苦农民报》,在1918~1920年出版的700余期报纸中,刊登的广告绝大多数为社会服务和公益类,包括文艺演出预告、招生、寻人、征兵等,而无商业性广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B.新经济政策的开始实施
C.社会经济环境的恶化D.指令性计划体制的推行
8 . 20世纪30年代,甘地在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余,还指出:“不可接触制”是对神的犯罪。为此,他不仅将“不可接触者”乐斯美收养为义女,还通过三次绝食为“不可接触者”争取利益。在其影响下,1933年1月8日被定为印度“不可接触者”进庙日,全国印度教寺庙均破例对“不可接触者”开放。甘地的这些举措旨在(     
A.消除抗英斗争中所存在的民族分歧B.丰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涵
C.团结更广大的阶层以实现民族独立D.唤醒底层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
9 . 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工厂主通过规章制度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一处,并随着机器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甚至工人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是在严格的时间内进行的,违者则会被罚部分工资。这可用来论证当时(     
A.西方人文精神日益衰退B.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
C.工厂生产管理的科学化D.工业生产环境的恶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著名学者马修回忆自己在东非的考古工作时曾说:“(起初)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统治者的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是非洲式的。”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对外征服伴随着文化交融B.交流互鉴利于文明发展
C.东非文明具有多元一体性D.亚非文明之间交流频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