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6 道试题
1 . 2018年9月启动的“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强调“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在修缮过程中进行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传承”。这体现了对文物古迹保护要遵循的原则是
A.完整性B.合理利用C.原真性D.慎重重建
2021-06-06更新 | 320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上海自清末开埠以来,许多西方舶来品在这里汇聚,饮食文化从此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德大色拉是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后改良而成的一道海派西菜,舶来西式炸猪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酱油也深受上海食客的喜爱。这表明
A.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已领先全国
B.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借鉴
C.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
D.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
2021-06-06更新 | 540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楚雄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说∶"成吉思汗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后一个部落大帝国,它是一万年来游牧民族部落-文明世界战争的继承者。"蒙古西征产生的影响是
①历史作用具有双重性   ②促进不同文明区的交流
③蒙古人西迁,与当地人融合,形成色目人   ④建立了地跨欧亚的统一大帝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这一成果表明了
①脱贫攻坚开始于新中国成立②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③脱贫攻坚工作的阶段性发展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6世纪,教会援引(圣经)的说法向信徒征收“什一税“。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命令人民交纳此税。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一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作“查理曼帝国”。据此可知
A.法兰克王国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
B.王权与教权结合是查理曼帝国统治的主要特点
C.基督教会控制了欧洲的精神生活操纵欧洲发展
D.教会拥有庄园和土地,是实质意义上的封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12年2月26日,《人民日报》载文,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体城乡居民,截至2011年年底,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项医保”的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超过13亿,比预定目标增加3000多万,参加率达到了95%左右,超过计划5个百分点。“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体城乡居民”有利于
A.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二战后,虽未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性大战,但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就下表呈现的内容看,二战后局部战争的特点突出表现在
朝鲜战争喷气式飞机首次大规模运用,空中加油技入运用于实战之中
越南战争精确制导武器开始大量使用
马岛战争英军装备的可垂直起降的海鸥式飞机创下了不败战绩
A.军事领域的高科技含量提高B.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C.现代战争的实际破坏力增大D.空中打击成为战争主导形式
8 . 阿拉伯半岛统一前,阿拉伯人每年要到麦加附近举行赛诗会,诗人朗通自己的作品,获胜的诗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挂到古庙的墙上,宛如一串明珠挂在脖子上,人们称之为“悬诗”。下列有关”悬诗”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的文化桥梁B.主要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的社会生活状况
C.包含着来自波斯、埃及和伊拉克的故事D.对后世西欧文艺复兴的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鸦片战争,中西方学者有着不同的称谓。这反映出各自文化阵营关于此次战争目的的看法差异,中国学者一般将此次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认为是反对走私的正义护国战争;而一些西方学者则将其称为商业战争,认为是为了打破贸易不公的局面。费正清就曾经提到: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因为中国没有以平等的状态参与到国际交往中,而英国却以武力打破了这一现状。

材料二   回顾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清末的鸦片战争成了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传统文化以单向度的输出为主要交流模式。这个特点持续的时间长、稳定性高。然而,鸦片战争之后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劲风急吹,使得中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碰撞与冲击,因此形成了中西文化的角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提供了契机。在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和林则徐提出“开眼看世界”,中西文化的交融不再是知识技术上的传导,而是出现了“中体西用”的理论。它反映了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日渐转变。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雅思《中西方文化的角力与更新:以鸦片战争为切入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学者对鸦片战争目的的不同看法,并指出鸦片战争的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西方文化角力与更新的过程,并分析其影响。
10 . 太平天国起义之初,士兵大多来自两广,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广东人,清朝方面一般也把太平天国军队称为“粤匪”。然而即使是鼎盛时期的太平天国,其疆域也仅仅限于长江中下游,始终没有到广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广东沿海开埠时间早,拜上帝教基础差B.广东地区经济富庶,缺乏造反土壤
C.广东的清军长期和英法斗法,战斗力强D.太平军小农意识强,封建思想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