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初,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这表明(     
A.美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人口增加导致“城市病”恶化
C.交通发展引发社会变革D.城市化推动了交通技术进步
2 . 截至2020年,我国果品产量达28692.4万吨,产值近2万亿。但是,我国每年有20%以上的果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0亿人民币。这说明(     
A.缩短生产地与消费地距离的必然性B.立体交通体系多样化是时代需要
C.发展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具有必要性D.急需加大食品保鲜防腐剂的使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术界普遍认为,甘薯是由东南沿海地区经湖广传入四川的。雍正十一年(1733年),首次出现了四川种植甘薯的记载。乾隆时期,川西平原上的德阳、罗江、成都等地的地方志中都出现了甘薯的记载,且认为此物“或生食,或熟食,或磨为粉,味甘适口,老少皆宜”。在川东地区江津、黔江等地,甘薯也因地方官的大力提倡,广泛种植;川南有来自福建、广东移民首种甘薯,其一家一年收获几百上千斤,即使遇到饥年也能安然度过,使本地人很为羡慕。

到了近代,甘薯种植几乎遍及全川。据四川劝业道署统计,清末全川142个厅州县中,有甘薯种植记载的就有127个,全川共载甘薯605万亩,总产量3950.6万担。据1910年三月劝业会的调查显示,在成都的外来农业陈列出的产品中,就有18个地区陈列了当地出产的品质优良的甘薯,有白红苕、红皮红苕、红心红苕、牛奶红苕等品种。民国时期,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四川地区进行了甘薯品种、栽培和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从国外引进一些良种和实生苗进行鉴定。

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出版了甘薯增产栽培技术方面的书籍,及时总结和推广增产的经验。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良种的推广、栽培技术的个性,甘薯的亩产量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之后,对外交流加速,甘薯作为多功能用途原料的作用更加凸显,新品种和新科技也不断引进,四川地区甘薯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据张茜《甘薯在四川的传播及对四川饮食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甘薯在四川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四川甘薯种植的特点,并指出建国后又有何发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甘薯在四川的种植为例,说明农作物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中医学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均肇始于此书。西方近代医学在整体系统思维方面远不及中国,中国医学不仅认为健康需要身、心、社会三者的统一、还特别强调天人之际即机体与整个宇宙大系统之间的和谐。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学在诊断学和内、外、妇、儿、针灸等各临床学科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东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杂病论》,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对中国16世纪以前的本草之学的集大成著作。全书52卷,记载药物1892种,附图1162幅,载有药方11096个。李时珍在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分类的基础上,依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分为62类。而且每药首标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此后依集解、释疑、正误、气味、主治、附方为序,次第展开。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科学的一部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在海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证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

——摘编自王锦贵主编《中国文化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医学的特点,概括指出中医学与中药学的主要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本草纲目》对中国传统中药学的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尼罗河两岸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出于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性功能的考虑,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中心。古埃及民居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上下埃及筑造材料有所差异,下埃及主要以木材为墙基,上埃及多用卵石为墙基。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影响。

——摘编自李伟《中西方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比较》

材料二   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 中庭左右是小房间和陈放家史、祖先塑像的凹室,与入口相对的是正屋。相较于古埃及,古罗马人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微弱,各项设计直接和居民的财富挂钩,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摘编自李伟《中西方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古埃及与古罗马民居文化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古埃及与古罗马民居文化的共同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表为1898—1937年石家庄人口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用来说明(     
人口概况资料来源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获鹿县官署对所属境内的在城及四关、四乡五路198村的男女老幼进行了一次详细的人口调查统计。其中,石家庄村共93户,男女老幼共532人,较全县的‘村均人口数’要少138.17人”《获鹿县志》
“1903年,京汉铁路振头(石家庄)车站建成时,只有十几名员工和路警。随着正太铁路的建成,到1907年,共有铁路员工约2500人”“到1937年事变前的调查,石家庄总人口为63156人”《铁路与近代石家庄社会变迁》
A.石家庄发展为全国铁路交通中心B.近代交通变革引发社会变迁
C.交通进步改变了居民的生活观念D.中国铁路事业从石家庄起步
7 . 丝绸是中华文明创新性成就之一、河南郑州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了距今5300年的丝织品残片,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00克,堪称奇迹。据此可推知(     
A.丝织业发源于中原大地B.湖南较早采取家庭式劳作
C.汉代时创新了纺织工具D.北方丝织业长期领先南方
8 . 如表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统计数据。材料反映了(     
家庭年收入(美元)人数占比财富占有消费支出占收入比例
<250071%占社会财富不足8%90%
>10万0.08%占储蓄34%50%
>50万//10%
A.经济危机影响工人收入B.贫富悬殊影响社会消费
C.工人分享经济成果有限D.自由竞争促进财富增长
9 . 阅读下列表格   

古代中国手工业基础知识

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后期:与农业分离;夏、商、周:官府垄断;春秋战国:三种形态出现。
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高超的冶金技术

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
冶铁技术西周:已能制造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炼钢技术春秋晚期:有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领先世界。
享誉世界的陶瓷业发展过程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技术成熟。青瓷、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元代。制瓷中心:明清:瓷都——景德镇和青花宠、彩瓷、珐琅彩。
影响唐朝:开始输出国外:明清: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亚非欧各国;17世纪起:世界各地开始生产瓷器。
距今四五千年前:出现蚕茧和丝织品;西周时期: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汉代:丝绸之路;明清鼎盛时期:(1)丝织中心一苏州、杭州;(2)民营丝织业兴盛;(3)丝织品工艺精巧。妆花缎、金宝地。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请回答;
(1)根据表格,简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冶炼业的主要成就。
(2)根据表格,简述我国明清时期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3)根据表格,概括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征。
2024-04-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承认。但是,对于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仍有个别人持敌视的态度,……坚持“两个中国”的错误态度。……中国奥委会于同年11月6日正式宣布不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以实际行动表示抗议。

材料二: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81年,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及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北京,这个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都终于莸得成功,于2001年7月得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材料三:以下两幅图片是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和主题口号。


材料四:观察下图,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在巴黎传递时,遭到藏独分子凶残的抢夺,中国残疾人火炬手金晶用身体奋力保护火炬,保证了火炬传递的顺利进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长期没有参加奥运会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2001年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奥运会徽的设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哪些深厚的传统文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对当今世界发展有何现实意义?   
2024-03-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