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88 道试题
1 . 2016年11月1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了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领导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不朽功勋。孙中山先生最伟大的精神遗产是
A.改组中国国民党
B.三民主义纲领及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等伟大的精神品质
C.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
D.领导辛亥革命并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会后发表了《开岁宣言》。《开岁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各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开罗会议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会议。

今年(2013年)6月,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却提前丰半年召开了。与会学者说,日本政府千方百计地突破“和平宪法”的约束,要求成为“正常国家”,彻底否定侵略战争罪行,否定二战后日本投降书无条件接受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对日本的各项安排和国际秩序。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其现实意义更大于历史意义。

——摘编自雷东瑞《<开罗宣言>是“镇妖石”,日常彻底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13年中国政府提前召开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纪念研讨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罗宣言》的历史意义。
3 . 没有梦想就没有精彩的生活。梦想中的未来,是我们还没有体会过的生活,所以,它有无穷的可能性,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有自己对未来的信心。阅读文字与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梦想一:古代人的飞天梦航天是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梦想,只是苦于没有交通工具,数百年间这个梦想一直停靠在无数人的心里无法实施。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为纪念万户,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众人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将万户的名字永远写在了他梦想触及的地方,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梦想二:“两弹一星”强国梦新中国成立之初,曾频频受到来自美国挥舞核大棒的威胁。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脱裤子当了,也要搞导弹、原子弹”,曾经的豪言壮语见证了“两弹一星”梦想背后的艰辛。

梦想三:“禾下乘凉梦”

袁隆平这位世界级科学家,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梦,他是这样描述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梦见我们的超高产杂交稻,植株长得比高粱要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好高兴!我走过去,太阳有那么晒,坐在那个稻穗下遮阴乘凉。于是我就把这个梦取了个名字,叫做‘禾下乘凉梦’。但愿梦想成真,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1)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中国“两弹一星”的强国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最终实现了吗?
(3)袁隆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出了哪些成就?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6年,美国各大城市35万工人在美国劳联大会的号召下举行总罢工,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其中芝加哥的工人表现尤为英勇。虽然这次斗十没有取得全面胜利,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1889年7月14日,各国社会主义者在巴黎召开了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1890年5月1日举行国际示成”的决议。后来这被视为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标志。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工人统一行动,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示威游行。

——摘编自杨玉生《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考证》

材料二   1920年,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哈尔滨等地的工人和学生举行了庆祝“五一”的活动,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开始。此后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五一节的纪念活动有了更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即使在国民党统治区遭到镇压,也从未间断过。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并规定全国放假一天,每年“五一”,举国欢庆,国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人们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1999年9月国务院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黄金周”。

——摘编自王云红《中国的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与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5 . 2004年,俄罗斯国家杜马以325票赞成、100票反对和6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法案,将原来的11月7日“和谐和解日”(原十月革命节)休息日移到11月4日,改称“人民团结日”,以纪念1612年莫斯科城从波兰—立陶宛干涉军手中解放出来。这一变化说明
A.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的影响需要重新评价
B.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异
C.历史结论需要随着社会发展作出相应调整
D.突破传统束缚是俄罗斯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5年5月,胡适在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中凄然感叹,“这年头是‘五四运动’最不时髦的年头”,因为“‘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使得个人解放,个人解放产出的政治哲学是所谓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这反映出
A.团结抗日已成为当时民众的共识
B.胡适主张五四精神要与时俱进
C.国民党文化专制引发知识界不满
D.个人主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俄顷之间,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各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

——上海交通银行1919年6月5日、10日电函

材料二   曹陆章已令难免职,津埠本日开市,北京学界刻已筹议上课。……沪市各界,希悉力劝解。

——内务部1919年6月11日致沪市各界电

材料三   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2009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同广大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胡锦涛强调,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青岛问题”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曹章陆已令难免职”说明了什么?

(3)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深入发展的表现。

(4)历史文化素养是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可以提升人的修养。某文化机构为考查青年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拟向全国征集考查选手文化素养的历史试题。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你五四运动为话题,仿照例子,设计相关问题,向该文化机构投稿。要求:问题简洁明了,指向性强。

例如,话题:辛亥革命

问题: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案:三民主义。

推荐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018-11-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盂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2017年,欧盟有两件大事相伴而来,却背道而驰。一是除英国之外的欧盟27国领导人在罗马举行特别峰会,隆重纪念标志欧洲一体化起步的《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二是英国全民公决“脱欧”。罗马特别峰会的关键词是“团结”,而英国“脱欧”的关键词是“分手”。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A.欧盟成员在发展程度上存在的差异
B.地区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趋势
C.对全球化区域化带来的挑战的回应
D.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主权之间的冲突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   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展出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材料四   下图为1992年西班牙世博会主题标志。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发现的时代”。本次世博会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观众达6000多万人次。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请你设想一下,1904年世界博览会能展出哪些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政府把世博会主题定为“发现的时代”的原因。该“发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孔于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揪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19-04-15更新 | 1689次组卷 | 33卷引用:【校级联考】四川省教考联盟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