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6 道试题
1 . 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补助法》,规定对从事危险工作的联邦雇员给予补助。在联邦政府的推动下,1909—1920年有43个州实施了《工人补偿金法》,以补偿工人因工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这说明当时美国
A.改革深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B.政府协调社会发展的职能加强
C.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逐渐完善D.垄断组织操纵了国家政策走向
2 . 督抚是清代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也是各省最高监察官。时人指出:“(督抚)所劾不过小官,苟且塞责,大贪大恶反多徇纵”。有些钻营贪赎官员,“遇清介督抚,此辈立挂弹章;遇要钱之督抚,无不适逢其所好”。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官员贪腐之风盛行B.地方监察制度存在弊端
C.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国家行政体制遭到破坏
3 . 汉文帝时既设诸子专书博士,也设专经博士,鲁人申培、燕人韩婴等被立为专经博士;汉景帝时,齐人辕固生以明《诗》被立为博士,胡毋生以明《公羊春秋》而为博士,伏生弟子张生以治《书》为博士。这表明,这一时期的儒学(       
A.确立了正统地位B.呈现世俗化趋势C.有利于休养生息D.规范了伦理秩序
2022-05-01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四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唐代,进士出身成为“上林华选”,位极人臣而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而在唐朝后期,多次出现特赐进士及第的特殊现象,成为皇帝乃至某些权臣用以笼络人心的工具。此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唐后期(       
A.官员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B.官吏选拔的程序日趋完善
C.世家大族的地位日益没落D.科举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几乎断绝了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贸易往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西欧间以石油换技术为主要特点的贸易才迅速发展起来。这引起了美国的恐慌。美国认为,苏联人进行的石油倾销,会使西方国家的国防和工业渐渐依赖苏联石油,这“或许比军事威胁更危险”。1962年初,美国国会提出修正案,对苏联战略物资进行出口管制。其次,美国歪曲《北大西洋公约》中加强集团内部贸易合作的条款,赋予北约以经济冷战职能。1962年11月,北约组织理事会通过秘密决议,正式拉开了北约对苏联进行输油钢管禁运的序幕。禁运实施后,苏联石油产量年增长率从12.8%下降到8.9%,但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等仍继续大量进口苏联石油,且呈连年增长之势。美国企图统一西方贸易管制立场,加强其在东西方贸易管制中领导地位的美梦破灭了。在这种情况下,1966年美国宣布取消禁运。1962年对苏联进行的输油钢管禁运成为北约史上唯一付诸实施的一次禁运。

——据李新华、魏建国《美国与北约对苏联的输油钢管禁运》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约对苏联实行禁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推动的北约禁运无法成功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3清末农业改革措施(部分)

时间措施
1902开办农务学堂,实施高等农业教育
1906农工商部创建农事试验场
购入美国的弹齿马耙、刈麦器、刈草器……日本的方行马耙、干草切断器等几十种先进的农具
1907令各省督抚及地方官搜集国内物产良种;请外国华侨商会帮忙采集、收购当地的优良物产品种
1909通饬各省仿照京师设立农事试验场,"“广采中外植物种类,按照本省水土性质,试验布种何项最获丰饶之益,然后晓谕农民,以收实利”
1910“禁种罂票—报令改种关棉蓝靛”;奏定《奖励棉业章程》
农工商部在农会报刊介绍各地试验场的成果,发给农民观览
选各省农业试验场特产,如奉天种籽、江西糯米、直隶雀豆、山东大米豆、吉林青豌豆等参加南洋劝业会

——据王奎《清末农事试验场的创办与农业经济形态的近代化》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末农业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农业改革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帮助伊阿宋建造阿尔戈斯船,完成了艰险的海上远航;帮助渴望幸福的奥德修斯完成历经10年的回乡之路,和妻子团聚。古希腊人对雅典娜形象的塑造
A.源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夸张B.客观记述了历史人物的形象
C.表达出对人性价值的崇尚D.折射出民众盲目的宗教信仰
8 . 洋务派经过20多年的努力,大约创办了20多个近代化的民用企业,其种类计有:轮船、运输、铁路、煤矿、冶铁、电报、纺织等,经费2964万元,雇佣工人25500-29500人。这表明当时
A.近代民族企业逐步兴起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军事工业资金保障有力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步扩大
2022-04-30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的外交政策分析者赫尔曼认为,“变迁是政府外交政策的普遍属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一直在不断调造以助力国家发展。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大事年表(部分),列举了若干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外交事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大事表(部分)

年份事件
19502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同苏联结盟
1953
19544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54参加第一届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97110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
1972
19791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29邓小平提出“不结盟”外交政策
20016中国成功倡建上海合作组织
20139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概念
201710中共“十九大”提出“合作共赢”新理念

——摘编自李志永、袁正清《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之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为1953年和1972年的新中国外交补充一件大事,并说明理由。(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2-04-3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生学科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10 .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在城市设立街道办事处和群众自治性居民委员会,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扩大了居委会的职能,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及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也相继出现。这说明
A.社会救济和优抚制度不断进步B.公务员录用和管理逐步完善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日益发展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渐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