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环境恶化、重大传染性疾病持续蔓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旧存在。这表明当今世界(     
A.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B.和平与发展遭遇挑战
C.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D.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2 . 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文化辞书》收录了“共产主义”“剩余价值”“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丰义”等词条。这反映出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盛行B.印刷出版业的兴盛
C.维新思想成为潮流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79年,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埃及祖国党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此举意在(     
A.推动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B.表达非洲普遍的排外情绪
C.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D.成功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故事集《天方夜谈)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很多故事来源于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的民间传说,并在中国广泛流传。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A.阻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B.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C.成为沟通东西文化的桥梁D.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如图反映了(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汉朝与罗马帝国的交往
C.俄罗斯的领土扩张D.西亚的农耕技术传到欧洲
6 . “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这帝国”最有可能是(     
A.拜占庭帝国B.阿拉伯帝国
C.罗马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面对个别不明真相国家的无理指责,中国领导人作了即席发言,开宗明义地郑重申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一发言在与会亚非各国代表间产生了共鸣,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据此推断,这次会议是(     
A.1945年雅尔塔会议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6年6月8日《周报》评论:“住在上海的人,只要一出门便可看到满街的美国货。不但工业品,就连农产品如棉花、面粉、大米以至水果、奶粉也是美国货。于是我们这个国家眼看要实行全部‘美式配备’了,”由此可知(     
A.中国与美国实行平等通商B.民族工业更加举步维艰
C.美国出口贸易居世界首位D.上海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电影《地道战》中的这句台词,形象地说明了华北平原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根据地男女老少齐上阵,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据此可知,地道战贯彻了中国共产党的(     
A.民主革命纲领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全面抗战路线D.过渡时期总路线
10 .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但是特殊的内外环境变化也曾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过短暂的快速发展机会。下表是一战前后在中因农商部注册的工业公司年别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导致下列数据变化的外部原因是(     
时间注册工业公司数资本总额
1914年8月前146个41148205元
1914年8月至1920年272个117434500元
A.洋务企业的刺激B.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C.戊戌变法的推动D.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