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在文艺复兴时期,一种新的理念开始兴起,这一理念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尊严。这一理念的兴起最可能影响(     
A.宗教改革B.文化模式C.政治制度D.经济结构
2024-04-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2007年,世界银行在《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报告中提出“中等收入陷阱”概念,即新兴市场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要素已经不能适应新阶段经济增长的要求,而且假如这样一个国家没有能力调整原有的发展模式,就会导致经济增长动力长期不足,有可能导致经济停止增长甚至倒退,其人均收入水平就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据此推知(     
A.长期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B.长期保持基建投资高增长战略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C.实施贸易保护的外向发展模式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D.实施产业升级创新工业化道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24-05-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太祖赵匡胤在制定统一全国的战略时,采取“先南后北”的方针,首先就选择了征伐川蜀。他认为,五代以来战事不断,国库空虚,因此首先要夺取巴蜀,其次再取闽广地区、江淮地区。由此可见当时(     
A.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B.经济决定军事方针制定
C.川蜀地区经济发展最快D.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24-0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铁血政策”与德意志统一】

材料一   1848年革命失败后,德意志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各邦各自为政,广大人民和部分中产阶级(资产阶级)深受分裂混乱之苦。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当时国际上也出现了有利于德意志统一的时机。但由于当时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不成熟,无法承担领导“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实现国家统一、只好依靠容克地主实现“自上而下”的统一道路。

俾斯麦上台后,便坚定实行“铁血政策”,以求实现统一德意志的政治抱负。他顺应时势,利用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在统一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摘编自安元巍《论“铁血政策”成功的原因》

材料二   俾斯麦统一德国后,执行为大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利益服务的政策,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但他的“铁和血”却没有因此而停止。他对内加紧镇压德国工人运动,对外组织军事集团,极力巩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他在欧洲中部缔造了一个强国,但由此引起的问题,却没有留下解决的办法,两次大战的悲剧也许部分起源于他所完成的事业。这就是俾斯麦同他的铁血政策受“责备”之处。

——摘编自付宝慧《探究铁血政策的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俾斯麦“铁血政策”的主要含义,简析“铁血政策”得以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俾斯麦“铁血政策”。
2024-04-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5 . 1931年9月初,中央苏区形成拥有21个县5万平方公里土地、250万人口和5万名红军的根据地。1931年11月19日,朝霞映照着瑞金,胸前佩戴“大会代表”证章的代表,从民房、帐篷里走出来,朝叶坪村里的一座祠堂走去。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初现B.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C.中心城市起义获得成功D.日本侵略改变了国内政治局势
2024-04-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上海“半边缘”地区]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在工业全球化时代形成了以工业化国家为“中心”,落后的农业国家为“边缘”的世界经济格局。在中心和边缘的交往、运作中,介于两者之间生长出一种“半边缘”的社会经济形态……确立“半边缘”市场是列强实现“中心—边缘”世界体系的重要战略。为了建立和维护“半边缘”秩序,资本主义列强对上海这个“半边缘”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一方面健全“半边缘”秩序,另一方面有意无意地遏止“半边缘”向“中心”或“亚中心”发展。

——摘编自樊卫国《上海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 1870-1941》

材料二   列强竭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推销工业品和征购原材料的中心,而市场一旦发育,自有它内在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律,这种市场力量不是“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随心所欲摆布的。列强在营造“半边缘”市场的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形态,刺激了中国新的经济成分的产生和生长。客观的市场力量与中国自身的发展要求结合成为上海现代经济兴起的内在动力。

——摘编自刘佛丁、王玉茹著《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半边缘”地区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资本主义列强对上海地区进行一系列“建设”的具体内容。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列强对上海“半边缘”市场营造的影响。
2024-0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半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是关于孔子“仁”的学说,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作者观点
林乃燊孔丘的“仁学”,只是华夏族奴隶主范畴的东西。孝悌为仁之本,就一语道破,它是为适应挽救奴隶主阶级摇摇欲坠的宗法金字塔的需要而出笼的。
何法周孔子主张“仁”的学说是“地主阶级的思想体系”,是继承特别是发展了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曲折地反映了农民阶级在封建的经济政治关系中“人”的新地位。 “仁者爱人”这一命题的提出,乃是当时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
斯维至“仁”是奴隶主的思想,但不相信它是反动思想,而认为它“具有贵族民主政治的涵义”。
王文治“仁”实质上只是想在不根本变动旧的所有制、不根本变动旧的阶级关系的条件下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一些调整,客观上却恰恰与旧制度的要求相背离,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
A.都认为孔子“仁”的思想是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由于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能够代表多个阶级的利益
C.对孔子思想“仁”理解不同与时代及学者立场有关
D.因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所以无法取得一致的看法
2024-03-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5年起,上海工商界人士先后成立沪学会体育部、商业体操会、商余学会、商学补习会、沪西士商体操会,时称“五体育会”,其成员以工商店主、职员为主,还包括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经常进行徒手操、体操、田径运动、兵式操练等锻炼内容。这表明,近代中国(     
A.体育观念趋于成熟B.劳工阶层政治意识觉醒
C.强国御侮思想盛行D.商人反帝爱国思想萌发
9 . 下图是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各年份有正式外交关系国家的数量统计。下列关于图中数据的解读,可以说明“一边倒”方针(     

A.彻底打破了被孤立的僵局B.导致西方对新中国的敌视
C.推动了联合国席位的恢复D.改善了新中国的外交处境
2024-04-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10 . 如表为19世纪中期美国与英国争夺俄勒冈地区的主权过程中,美国对俄勒冈地区印第安人形象刻画的相关“文明”话语表述,据此可推知(     
消裂的野蛮人在荒野地区传播生活艺术、科学之光与祸音并不违背上帝的法则,占领野蛮人(印度安人)四处游荡却从未耕种、也不用以支持人口增长的土地,也并不侵犯人的权利。野蛮人需让位于文明人,正如野兽富让位于野蛮人,这都是自然的准则。
高贵的野蛮人对俄勒冈地区进行考察,强调当地印第安原住民与美国人所熟知的东部地区印第安人差别巨大,前者“身材更矮小,身体更脆弱”,并且“充满好奇,精神愉悦,头脑容智,更少表现出与野蛮人类似的恶习,也不那么残忍嗜杀”。
A.文明话语构建掩盖扩张实质B.印第安人形象兼具双重特性
C.俄勒冈地区是美英争夺焦点D.话语研究彰显客观价值取向
2024-05-1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