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是15世纪末-17世纪上半叶西方殖民者进行殖民扩张的示意图,据如图可知
A.工业革命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主要动力B.西方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中国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亚洲是西方殖民者最主要的殖民区域
2020-12-1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某国际组织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已履行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程序,将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江泽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所示的国际组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国际组织的宗旨和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入世的时间,并分析当年入世的条件。
2021-05-0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读如图清朝(部分时期)平均每石米价变化示意图(单位:两),据此判断,18世纪30年代后米价加速上扬的主要原因应是
A.高产农作物的推广种植B.生产力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
C.列强侵略引发物价上涨D.人口增长与外贸的持续出超
2021-04-07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观察下图,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城邦制度开始形成的地区是图中的
古代亚非拉区域文明示意图
A.AB.BC.CD.D
2019-11-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自古以来,中外城市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晚期以来,几乎所有威尼斯人都是商人,他们的活动使得地中海的商业网络扩大,甚至进入中亚、印度和中国去寻找商业机遇。威尼斯货币是当时欧洲普遍流通的货币。银行家们向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商人发放信贷凭证,商人们发明了分散商业投资的新方法,有限责任促进了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关于债务、破产等的商业习惯法得到推广。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他们自己管理城市事务。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在威尼斯找到典范:退休公务人员的年金制,对孤寡的照顾,医院的医疗福利制度等等。威尼斯作为“自由的长女,闪烁着自由之光的童贞城市”,堪称世界上早期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国家。

——据【美】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发史》

材料四   1949-2009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整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尼斯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以威尼斯为代表的意大利城市对意大利社会转型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并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差异很大的原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原因。并请你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2020-12-0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示意图往往包含着多种历史信息。



比较两图,提取两项有关西方民主运作方式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4-0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图1、图2、图3是中国近代三个历史时期(1860—1894年,1901—1914年,1937—1945年)中国境内新建近代工业的空间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备注:核密度呈现的是被分析对象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集聚程度)

——据刘静等《中国近代城市工业时空演变分析》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近代工业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1-03-28更新 | 43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
A.国际环境影响中国外交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美国长期敌视中国发展D.中苏关系破裂后未修复
9 . 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
A.宗法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和平发展成为主流思想
C.动荡与巨变是时代特征D.郡县制必然战胜分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是我国1949-1977年粮食产量增长率示意图,第二波增长高峰(1954-1955年)的出现是由于
A.农民自愿组成合作社符合农村实际
B.国民经济恢复影响农村粮食产量
C.土地改革的开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公有化程度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