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中国古代粮食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数据统计,据此可以推知
秦汉隋唐宋辽金元明代清前期
粮食总量417.6亿斤626.4亿斤825.4亿斤1392亿斤2088亿斤
人均占有量985.75斤988.7斤1457.87斤1192.94斤780斤

A.农业经济没有发生本质变化B.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态度摇摆不定
C.两宋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D.明清时期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 . “直到1820年,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
A.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B.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C.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该经济数据是外国人所统计,所以不可信
3 .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投资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时间(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国家英国美国日本
数量(万元)8026339556962771196926209647918
所占比重(%)82.528.144.237.375.568.1

A.英国、日本、美国B.美国、日本、苏联
C.英国、美国、苏联D.美国、英国、日本
2017-06-21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水平监测(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近代前期,茶叶占出口商品的很大比例,用茶叶出口量来研究当时的出口业,具有较好的抽样意义。
1843-1860年五口岸茶叶出口数量 (单位:吨,以每三年合计统计)
年份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年份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1843-18452298741491852-1854601775152912036
1846-184819959889661855-1857839963024040159
1849-185146145531611858-186062657384055363570761028
备注:1843年只有广州出口 8044
表格数据可推论鸦片战争后
A.广州保持了在中国外贸上的原有地位B.机械制茶提高华茶产能带动其出口
C.《南京条约》影响中国外贸港口布局D.远离产茶区是宁波销茶量少的主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
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
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
C.理学传播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徐光启“尝学声律,工楷隶,及是悉弃之,习天文、历法、屯、盐、水利诸策,旁及工艺数学,务可施用于世者。”在研究蝗灾时,他对从春秋到明万历年间的蝗灾进行数据统计,运用排比、统计、分析的方法,找到蝗灾频发的季节和发生的条件,得出蝗灾发源于沼泽地的论断,对明代乃至民国期间的蝗灾防治形成了积极影响。《本草图经》记载“菘菜不生于北土,有人将子北种,初一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徐光启对此表示怀疑,亲自经过两年的试种,发现菘菜并没有变成芜菁,进而纠正了《本草图经》的错误。他翻译了西方数学巨著《几何原本》,指出“几何之学,深有益于致知”。

1633年,徐光启病逝于北京。在他72年的生命历程中,很长时间被社会问题所困扰。徐光启认为他在西学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他把西学作为解决晚明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而不是将西学视为一种学术。在他那里,西学实现了同儒家文化的恰当结合。

——摘编自王东升《徐光启:科学、宗教与儒学的奇异融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学术研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是否真的“在西学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称中方统计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B.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C.西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D.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2016-05-31更新 | 8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简阳阳安中学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投资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时间(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国家英国美国日本
数量(万元)8026339556962771196926209647918
所占比重(%)82.528.144.237.375.568.1

A.英国、美国、苏联
B.美国、日本、苏联
C.英国、日本、美国
D.美国、英国、日本
9 . 下表1894年中国新式企业资本构成表(单位:万元),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时
类别国家资本外债资本买办、官僚一般商人
军用工业931140————
官办民用91341————
官督商办1088587536526
商办工业————280560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B.西方列强加剧对华资本输出
C.近代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D.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主导地位
10 . 关于三元里抗英歼敌数目,在中方文献中有“十余人”,“百余人”,“二百余人”,“七百四十八人”等诸多说法,其中以“二百余人”一说最为流行。综合英军的资料来看,英军损失人员约在5人左右。对这些差异颇大的统计数字,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 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历史意义不足挂齿
② 双方数据都带有主观因素,最好找到第三方数据进行印证
③ 三元里抗英的规模可能不大
④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也就无所谓真伪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8-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