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工业革命

材料一   无论这一系列的变革是否被说成是“工业革命”,最终都会被拿来进行讨论。这些变革不只是“工业上的”,还有社会上和思想上的。“革命”这个词意味着一种突然变化。事实上,突然变化并不是经济变革过程的特点。人际关系体系有时被称为资本主义,早在1760年前就有其自身源头,在1830年后获得了全面发展;这样一来,便存在着忽视连续性这一基本事实的危险。但“工业革命”这个词语被一个个历史学家拿来使用,它已非常牢固地嵌入到共同话语之中,另辟蹊径去找个词语来取而代之,那会是件迂腐之事。

——[英]托马斯·阿什顿:《工业革命(1760一1830)》

材料二   工业革命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涉及了一系列相互加强的变革。事实上,其中一些变革发端于工业革命之前,因此,工业革命既是经济变革的结果也是经济变革的原因。技术变革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技术变革是工业革命的核心。生产方式和运输方式的持续变革是工业革命最伟大的遗产。一场人口革命伴随着技术变革而来。还有一场城镇革命开始于工业革命之前。为养活快速发展的城市,还需要一场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期间,农业产量持续增长,但英国越来越依赖进口食品,因为不断增长的需求超过了国内供给。进口增加突显了英国转型的另一个特征——商业革命。交通运输革命支撑了贸易的增长。经济增长需要进行城市建设、工厂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而商业发展的需要扩大了贸易信贷的规模。这些需要都通过金融革命得到了满足。

——[英]罗伯特·艾伦:《工业革命》

阅读材料,比较两位学者对工业革命评论的相同观点,并结合所学说明你的理解。
2024-05-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2 . 豆选

材料一


版画:《豆选》

说明:作者彦涵,创作于1948年,作品描绘了河北省获鹿县大河村用豆子选举村干部的情况。

材料二   当年(1948年)土改运动时,父亲担任土改工作组组长,组织当地农民选村长,很多农民并不识字,所以就采取投豆子的方法进行选举。在一个大院子里摆了很多桌子,上面放很多碗,老百姓依次通过进行豆选。选举之前,原村干部找到我父亲,说:“走个过场得了,就别选了吧。”父亲说:“这是不可以的,这是你们的权利,你们必须自己选,因为这是一个民主制度的开始。”选举的时候,农民非常认真,他们注重选出代表他们利益的村长,这出乎我父亲意料。有的老人投豆子时怕投错了人,还专门转到这个人前面,看准了之后才投下这个豆子,他们还是真正想选出自己的代表人。所以父亲在这幅画里,不仅刻出了选举的场面,还在背景加了一条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

——版画作者彦涵之子彦东的回忆(2021年)

指出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类型。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版画《豆选》的史料价值。

2024-01-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18-06-09更新 | 8107次组卷 | 86卷引用:北京市第一O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